[实用新型]一种集水式加筋渗水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2080.0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6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根;项小强;黄自力;秦志斌;童庆;施兹国;俞红光;黄天元;吴向阳;马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水 式加筋 渗水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是针对坡体深层排水所采用的一种集水式加筋渗水管。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高等级公路迅猛发展,高速公路已由平原进入山区,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高填、深挖路基也将增多。相关资料表明,我国的边坡失稳大多与水有关。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山体滑坡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究其原因,绝大部分与大气降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水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很大。只要采用软式渗水管进行深层排水,把滑体内的水集中引导、集中排出,对潜在滑动面的控制和阻止其继续发展是相当有意义的。目前常用的软式排水管一般长度在几米以内,长度太长容易破损,而深层排水管要达到20m,甚至更长,对施工要求高,迫切需要一种既满足深层排水的需要,又便于敷设的集水式加筋渗水软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水式加筋渗水软管,既能满足深层排水的需要,又便于敷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集水式加筋渗水软管,自内向外依次包括骨架层,透水层及过滤层,所述渗水软管下部位于骨架层和透水层间设置有隔水层,各层间通过结合剂胶粘,所述骨架层采用弹簧钢线,所述透水层设有筋条,所述过滤层由非织造布及耐腐蚀、强力合成的纤维长丝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隔水层铺设于软管下部占整个软管圆周百分之三十。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层筋条沿软管轴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水层采用软质塑料材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水式加筋渗水软管,既能满足深层排水的需要,又便于敷设。在具体施工中,依靠骨架层保持软管结构,同时依靠滤过层防止沙土等渗入管内造成堵塞,依靠渗水层收集渗透水,依靠隔水层使水从管内排出,保证工程安全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骨架层,2-透水层,3-过滤层,4-隔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集水式加筋渗水软管,自内向外依次包括骨架层1,透水层2及过滤层3,所述渗水软管下部位于骨架层1和透水层2间设置有隔水层4,各层间通过结合剂胶粘,所述骨架层1采用弹簧钢线,所述透水层2设有筋条,所述过滤层3由非织造布及耐腐蚀、强力合成的纤维长丝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隔水层4铺设于软管下部占整个软管圆周百分之三十。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层2筋条沿软管轴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水层4采用软质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实际施工中,如图1所示,通过包覆于弹簧钢丝之上的非织造布及耐腐蚀、高强力合成纤维长丝组成的过滤层3的过滤作用,使各种细碎石、粘土、细砂土、微粒有机物质等阻于排水管之外,而对工程有害的渗透水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透水层2进入管内,隔水层4可避免管内的水渗到周围上体内,实现渗、排水的功能,达到排水固结的目的,可广泛应用于坡体排水工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20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