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硬质合金制管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21298.7 | 申请日: | 2014-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2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雄 |
主分类号: | B21C37/06 | 分类号: | B21C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硬质合金 制管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管设备行业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制造不锈钢管的组合式硬质合金制管轮。
背景技术
制管轮是一种用于制造各种金属管材的设备,目前的制管轮尤其是用于制造不锈钢管的制管轮设备都是采用模具钢制成,这种制管轮使用寿命短,对钢材浪费很大;同时其生产的产品光洁度差,管壁容易接伤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适用寿命长,生产时产品光洁度好的组合式硬质合金制管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组合式硬质合金制管轮,包括两个硬质合金组件,所述硬质合金组件为一次压制成型,所述硬质合金组件上表面和下表面为圆形,且上表面圆的半径小于下表面圆的半径,所述管轮组件的中间设置有圆形通孔,其侧面为内凹形圆弧面;两个所述硬质合金组件通过钢套拼接成一体,且两个硬质合金组件的半径小的上表面拼接在一起,两个所述硬质合金组件的内凹形圆弧面圆滑地衔接,形成一左右对称圆弧凹槽。
具体地,所述管轮组件与所述钢套通过螺帽和螺丝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套的截面呈“L”形。
具体地,所述钢套的一侧套设在所述圆形通孔的内测,另一侧套设在所述圆台体的下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帽和螺丝套设在所述圆台体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硬质合金组件采用粉未冶金工艺制成,具体是采用粉未冶金的方法直接压制成形,不需要经过半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管轮组件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管轮组件采用钨钢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管轮组件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将硬质合金制造而成,在将两个所述硬质合金组件通过钢套拼接成一个制管轮整体,相比以前整个制管轮采用模具钢加工成的制管轮,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同时,采用硬质合金制成提高了产品的光洁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管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管轮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硬质合金制管轮的整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案例加以说明:
参见图1-图3,组合式硬质合金制管轮,包括两个硬质合金组件1,所述管轮组件1为一次压制烧结成型,具体地,所述管轮组件1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将硬质合金粉料通过磨具压制一次成型,所述硬质合组件1也可以采用陶瓷材料制成。所述管轮组件1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为圆形,且上表面11圆的半径小于下表面12圆的半径,所述管轮组件1的中间设置有圆形通孔13,其侧面14为内凹形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半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情况设定;然后两个所述管轮组件1通过钢套2拼接成一体,且两个管轮组件1的半径小的上表面11拼接在一起,两个所述管轮组件1的内凹形圆弧面圆滑地衔接,形成一个上下完全对称的侧面内凹的圆台体5。
采用两个硬质合金组件1拼接的方式相比传统结构整个制管轮节省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3所示,所述管轮组件1与所述钢套2通过螺帽3和螺丝4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钢套2的截面呈“L”形,所述钢套2的一侧套设在所述圆形通孔13的内测,另一侧套设在所述圆台体5的下表面52上。所述螺帽3和螺丝4套设在所述圆台体5的上表面51,所述螺丝4通过螺帽3旋入到所述钢套2内,使两个所述硬质合金组件1和所述钢套2固定连接成一个制管轮整体。所述钢套2采用钢材制成。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需要制管的不锈钢带压合到所述圆台体5的内凹的弧形侧面上,所述不锈钢带与所述圆台体5的弧形侧面紧密贴合并形成与所述弧形侧面相同的弧形,然后以所述圆形通孔13为中心转轴转动所述制管轮,所述制管轮的转动带动所述不锈钢带滚动,使所述不锈钢带卷成圆柱形管,然后的将圆柱形管进行焊接制成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硬质合金组件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造而成,再将两个所述管轮组件通过钢套拼接成一个制管轮整体,相比以前采用模具钢制成的制管轮,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采用硬质合金制成提高了产品的光洁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市场价值。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雄,未经刘海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12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防雾LED筒灯
- 下一篇:一种用于挤压硬质合金棒材的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