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34558.7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4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宇;游从辉;段栋;项春江;熊建群;方宏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王冬华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包装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检测的双折边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包装箔由多层材料组成,通常包括位于外侧的保护层、位于内侧的热封层以及位于保护层和热封层之间的隔水金属层(通常为铝箔层)。上述电池电芯包装箔经热封装切边后,隔水金属层的边缘会因裸露而与外界短路。
为防止切边产生的外漏铝箔层引起电芯腐蚀或与外界短路,传统的软包封装技术一般是采用胶纸对电池封边处的外漏铝箔层进行包裹;其中,双折边技术因比单折边技术更有利于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降低生产成本,而逐渐成为了电池软包封装的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成品电池通常需要测试隔水金属层与电极之间的电阻值。但是,利用双折边技术封装的电池在电池顶封两侧都没有金属层外露,这显然给电池的测试带来了很大地不便,也就成为了电池软包封装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检测的双折边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检测的双折边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其包括电芯主体、顶封边和侧封边,电芯主体包括电芯和包裹于电芯外的电芯包装箔,电芯包装箔的中间层为金属层;侧封边弯折成多于一层的折边结构,侧封边的折边结构在靠近电池顶封边的一端裁切有暴露出金属层的截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侧封边的折边结构为双层折边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折边结构顶端的截面为斜截面或弧形截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斜截面或弧形截面的前端到电池背面的距离L与折边结构高度H的关系满足0.2mm<L<H;其中,斜截面或弧形截面的前端指斜截面或弧形截面靠近电池顶封边的一端,电池背面指侧封边弯折前所在的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斜截面或弧形截面的后端到电池主体的距离W与电池顶封边宽度S的关系满足0<W<S;其中,斜截面或弧形截面的后端指斜截面或弧形截面远离电池顶封边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折边结构顶端的截面为直角截面,直角截面包括垂直于电池顶封边的纵截面和平行于电池顶封边的平截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平截面到电池背面的距离L’与折边结构高度H的关系满足0.2mm<L’<H;其中,电池背面指侧封边弯折前所在的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纵截面到电池主体的距离W’与电池顶封宽度S的关系满足0<W’<S。
作为本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侧封边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或两个侧封边的折边结构上裁切有暴露出金属层的截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通过在侧封边的折边结构前端裁切截面,使电池顶封边一侧或两侧的电芯包装箔的金属层裸露出来,为电芯包装箔与电极之间电阻的检测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及其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345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溃疡用的橡皮筋弹性牵引钉
- 下一篇:院前急救肠管脱出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