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及其成型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671567.1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廷顺;张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阳科信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6 | 分类号: | C08L67/06;C08K7/14;C08J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增强塑料 及其 成型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生产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及其成型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RP材料的技术基础来源于飞机材料制造技术,发达国家未向我国开放相关技术,根据权威部门的查新报告,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产品,在西方国家特别是德国拥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和世界领先的装备制造业水平,在GRP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成熟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体系,目前欧洲生产商一般使用传统的加热生产工艺,这种加热生产工艺一般固化时间需要两小时以上,时间较长,在国内与GRP材料最接近的是玻璃钢单层板材,这种材料采用玻璃纤维生产,外观半透明,主要用于建筑物外墙,与彩色压型钢板配套使用,用作建筑物的采光,该板材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材料易燃,耐火性能差,使用寿命短,易老化,由于单板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差,隔音效果不好,机械强度低,易变形,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不环保,且生产过程中采用加热成型固化,能耗较高,且制造后的玻璃钢单层板材应用范围交狭窄。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涂料的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中各个组分包括:
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35.5~43.5wt%;
UV紫外线固化剂:0.1~0.5wt%;
玻璃纤维:56~64wt%。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成型制备方法,所述成型制备方法步骤依次为:
A、制作所需要的模具;
B、用真空膜或半硬质的反模将玻璃纤维密封在模具上;
C、用真空泵将真空膜或半硬质的反模与模具之间的空气抽掉,由于玻璃纤维的存在,令真空膜或半硬质的反模与模具之间存在间隙;
D、将所述56~64wt%的玻璃纤维注入上述间隙中;
E、待所述35.5~43.5wt%的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和0.1~0.5wt%的紫外光固化剂进行混合固化后,注入到上述装有玻璃纤维的空隙中,并在常温中,将三者充分混合后的玻璃纤维进行紫外光照射10~15分钟进行固化,即可制成成品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紫外光进行生产加工,与传统的加热工艺相比,紫外光的固化时间只需要10分钟左右,这样固化时间较短,环保,且这种新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使用寿命较长,耐温范围较高,耐火且隔音效果好,耐紫外光性能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涂料的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中各个组分包括:
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35.5~43.5wt%;
UV紫外线固化剂:0.1~0.5wt%;
玻璃纤维:56~64wt%。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成型制备方法,所述成型制备方法步骤依次为:
A、制作所需要的模具;
B、用真空膜或半硬质的反模将玻璃纤维密封在模具上;
C、用真空泵将真空膜或半硬质的反模与模具之间的空气抽掉,由于玻璃纤维的存在,令真空膜或半硬质的反模与模具之间存在间隙;
D、将所述56~64wt%的玻璃纤维注入上述间隙中;
E、待所述35.5~43.5wt%的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和0.1~0.5wt%的紫外光固化剂进行混合固化后,注入到上述装有玻璃纤维的空隙中,并在常温中,将三者充分混合后的玻璃纤维进行紫外光照射10~15分钟进行固化,即可制成成品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紫外光进行生产加工,与传统的加热工艺相比,紫外光的固化时间只需要10分钟左右,这样固化时间较短,环保,且这种新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使用寿命较长,耐温范围较高,耐火且隔音效果好,耐紫外光性能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所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中各个组分包括:
双酚a型不饱和聚酯树脂35.5wt%;UV紫外线固化剂:0.5wt%;玻璃纤维:64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阳科信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富阳科信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715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