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家庭紫背菜种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653114.6 申请日: 2014-11-18
公开(公告)号: CN105580614A 公开(公告)日: 2016-05-18
发明(设计)人: 羊绍元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市创为凯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韩雪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城市 家庭 菜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种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城市蔬菜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紫背菜也叫特菜紫背天葵,其嫩枝叶可作蔬菜食用,脆嫩可口,还具有菊科类植物的特殊清香,风味独特。其实,紫背菜除了可供食用外,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保健功效,有凉血、去虚火的功效,紫背菜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保健品,它富含造血功能的铁素、维生素A原、黄酮类化合物及酶化剂锰元素,而且具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肿等功效,对儿童和老人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但是这种菜由于产量比较低,而且大家的接受程度不一样,所以市场上不一定随时都能买到,尤其在城市中这种情况更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城市家庭紫背菜种植方法,解决了自给自足的紫背菜需求,而且种植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更增加了蔬菜的新鲜程度。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城市家庭紫背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些简易的容器,盛装土壤后,经过肥化处理后,种上紫背菜,经过过程养护,达到一定的食用标时即可采摘食用,采摘后再经过施肥从而继续长出嫩芽,长成之后即可再次食用,本方法提供一种一次栽种,循环采摘的家庭紫背菜种植方法,其具体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选取适当的栽种容器,在其中加入不低于20cm厚的土壤。

土壤的处理过程,对土壤中的杂质进行去除,并对土壤进行细化,使最大颗粒直径小于3cm,并且使土壤疏松。并以与土壤比例为1:100的比例加入菜油饼,且以每立方米土壤加入20L水进行土壤软化。

紫背菜育苗及移栽,取有生命的无叶紫背菜茎,在上述处理好的土壤中进行扦插,待长出四片叶时再进行移栽,移栽时把茎全部埋入土壤中。

采摘及后续管理,经过移栽的紫背菜经过6-10周的生长即可采摘食用,采摘后对土壤进行除草和松土,并用经过发酵的淘米水进行浇灌。

本发明有益效果:提出一种城市家庭紫背菜种植方法,解决了自给自足的紫背菜需求,而且种植方法简单实用,易于操作,更增加了蔬菜的新鲜程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城市家庭紫背菜种植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城市家庭紫背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些简易的容器,盛装土壤后,经过肥化处理后,种上紫背菜,经过过程养护,达到一定的食用标时即可采摘食用,采摘后再经过施肥从而继续长出嫩芽,长成之后即可再次食用,本方法提供一种一次栽种,循环采摘的家庭紫背菜种植方法,其具体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选取适当的栽种容器,比如:花盆、固定花坛。在其中加入不低于20cm厚的土壤这样利于紫背菜生长所需的基本养分,然后是对土壤的处理过程,对土壤中的杂质进行去除,比如石块,树根,垃圾等,并对土壤进行细化,可用一些花铲,或者其他工具,使最大颗粒直径小于3cm,并且使土壤疏松,这样利于种植后紫背菜的根系能够很好的生长,并以与土壤比例为1:100的比例加入菜油饼,且以每立方米土壤加入20L水进行土壤软化,这样的操作使土壤的养份足够,而且避免了施用化肥,或者施用动物粪便造的异味和污染,保证了紫背菜的清洁卫生,紫背菜育苗及移栽,取有生命的无叶紫背菜茎,在上述处理好的土壤中进行扦插,待长出四片叶时再进行移栽,移栽时把茎全部埋入土壤中,因为传统的播种方式为,采用紫背菜种子进行播种,但是在城市中,这样的来源不是很方便,而紫背菜又可以采用无性繁殖,所以这样的育苗方式简单实用,采摘及后续管理,经过移栽的紫背菜经过6-10周的生长即可采摘食用,采摘后对土壤进行除草和松土,并用经过发酵的淘米水进行浇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多株栽种,轮流摘取,这样可以保证按需摘取,随需随取,对于长期未摘取的紫背菜,就作多枝修剪,待其重新长出嫩枝,保证紫背菜的生长良好,及食用口感。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创为凯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创为凯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531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