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机气瓶航向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07200.3 | 申请日: | 2014-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0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栋;窦田天;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F17C1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瓶 卡箍 底座 航向 大过载 飞机 安装结构 缓冲垫 底托 机械系统设计 二维曲面 防护问题 轴向位移 维修性 下气瓶 支撑面 颈部 卡紧 铆接 贴合 限位 粘贴 着陆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飞机机械系统设计技术,涉及一种飞机气瓶航向安装结构,由气瓶(1)、底座(2)、两个底托(3)、两个卡箍(4)、缓冲垫(5)组成,气瓶(1)的颈部及底部由卡箍(4)卡紧防止其位移,气瓶(1)由底座(2)限位防止其在大过载下的轴向位移,卡箍(4)与底托(3)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卡箍(4)和底座(2)上分别粘贴有缓冲垫(5),底座(2)上的支撑面(6)是二维曲面外形,并与气瓶(1)的外形完全贴合。本发明保证飞机在着陆等大过载情况下气瓶能够牢固约束于支座上,解决了飞机气瓶航向安装大过载防护问题,避免了传统卡箍形式在航向安装气瓶时无法保证气瓶稳定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气瓶的维修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机械系统设计技术,涉及一种飞机机载气瓶的安装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用气瓶传统上采用横航向气瓶轴向与飞机航向垂直安装的形式,用卡箍进行限位约束,这种形式必然使得气瓶一端离口盖较远,因为密集的设备布置而使得气瓶拆装困难,难以定期检查维护,而因为飞机设备庞杂,空间有限,有些时候并无法满足横航向的安装布置要求,给总体布置也带来了很大的限制。顺航向安装则因为飞机航向的大过载导致气瓶沿轴向更难以固定,因过载导致气瓶沿航向窜动或气瓶接口与飞机管路的连接相对晃动而引起气体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检查维护、固定可靠、能够在飞机起降及其他大过载情况下保证气瓶接口与飞机管路的连接不因长期相对晃动而引起气体泄漏的飞机气瓶航向固定结构。本专利提出的一种飞机气瓶航向安装结构,使得气瓶安装位置能够整体相对靠近机身一侧,能够方便的进行拆装检查和日常维护工作,同时也解决了航向安装的大过载防护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飞机气瓶航向安装结构,由气瓶1、底座2、底托3、卡箍4、缓冲垫5组成,气瓶1的颈部及底部由卡箍4卡紧,气瓶1由底座2限位防止其在大过载下的轴向移动,卡箍4与底托3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在卡箍4和底座2上分别粘贴有缓冲垫5,底座2上的支撑面6是二维曲面外形,并与气瓶1的外形完全贴合。
优选地,底托3与卡箍4铆接,在收紧卡箍4之前先旋转气瓶1,使气瓶上的三通接头面向维护口盖。
优选地,气瓶1由底座2限位时,当气瓶瓶口朝向机头方向安装时,底座2安装在气瓶肩部,当气瓶瓶口朝向机尾方向安装时,底座2安装在气瓶底部。
优选地,安装时可以加厚缓冲垫5来保证气瓶1与卡箍4或底座2贴紧。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飞机气瓶航向安装结构,使得气瓶安装位置能够整体相对靠近机身一侧,能够方便的进行拆装检查和日常维护工作。本发明为气瓶在飞机上布置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为总体布置方案设计提供了便利。本发明保证飞机在着陆等大过载情况下气瓶能够牢固约束于飞机上,不与卡箍产生航向相对位移,解决了飞机气瓶航向安装的大过载防护问题,避免了采用传统卡箍形式在航向安装气瓶时无法保证气瓶稳定的问题,避免了长期使用中气瓶沿轴向晃动导致的气体泄漏问题。有效提高了气瓶的维修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气瓶安装示意图;
图2底座安装示意图;
图3底座示意图;
图4底托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607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