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145个SNP鉴定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62272.0 申请日: 2014-10-21
公开(公告)号: CN104293963A 公开(公告)日: 2015-01-21
发明(设计)人: 冯书堂;牟玉莲;韩建林;李奎;高倩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何叶喧
地址: 100193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应用 145 snp 鉴定 五指山 小型 近交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应用145个SNP鉴定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1989年-2003年期间,“五指山近交系培育、种质特性及开发利用”在农业部“七五、八五、九五”行业攻关项目,以及科技部“863”、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重大项目有关等7个课题的资助下,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即:以1公1母五指山猪(又称五指山小型猪)为系祖,连续采用“仔配母”、“全同胞”交配等综合措施,逐步克服近交繁育导致繁殖成活率极低、不足20%不良影响,组建F17近交系群体和系谱,并进行了利用分子遗传手段DNA指纹图相似系数、微卫星等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监测了该近交系品种F7-F16近交系培育研究过程,初步揭示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的遗传规律和特点,验证了该近交系培育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并进行了大量的开发利用研究,显示出作为人类理想动物模型研究的无比优越型,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社会效益。其研究内容分别于1995年和2005年《五指山小型猪种质特性及开发利用研究》(农科果鉴定【95】第075号)、《五指山小型猪实验用近交系培育与分子遗传基础研究》两项成果通过农业部技术成果鉴定,其中1999年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小型猪近交培育初步研发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美国、意大利、日本、西德、韩国等纷纷要求引种或合作研究,尤其美国1996年提出500万美元购买当时的50头种猪;韩国不同意引种后2000年提议出资500万元在中国合资办厂等等。其主要原因在于近交系动物是特殊动物遗传资源,它能向化学分析纯试剂和物理学上的精密仪器一样,能为生命科学研究迅速得出、灵敏、准确的科学数据,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研究意义,所以目前国际上已培育出450多种近交系系小鼠、大鼠等。小型哺乳动物近交系做为动物模型,已广泛应用于解决人类疑难病症、攻克生命科学和医学、药学难题等研究领域。由于种间生理等多方差异,近交系猪培育十分困难,经查新证实(2013.11)至今国际上未见成功报道。但猪和鼠类相比与人类有更大的相似性,在解决人类疑难病症、攻克生命科学和医学、药学难题等研究中将发挥不可代替的、独特的作用。近交系猪是国际上珍稀的、宝贵的大型动物基因遗传资源。此前,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欧一些发达国家多单位、就出巨资开展了近交系猪培育研究,但未能成功、近交系数最高的仅能达到0.75。而我国通过15年培育研究,利用我国特殊的小型猪资源已获得F17、近交系数已达0.965,更可喜的是已克服、跨越近交繁殖所导致仔猪死亡的高发阶段。因此,近交系猪培育成功很有可能在我国首次实现。经过近年的进一步工作,现在已获得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F17至F22

由于近交系猪国际尚未有培育成功报道,更无近交系建系标准和鉴定方法。因此,必须借鉴、严格遵循近交系小鼠、大鼠的培育方法进行,即同一世祖2头猪近亲繁育20代以上并建立完整系谱,检测其遗传稳定性,建立鉴定方法,建立品系标准尤其是与现海南五指山猪种间区别,才能向世人提供科学、可信证据,才能完成前无古人后暂无来者的遗传资源创新工程、造福人类。

一旦小型猪近交系培育成功,我国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的猪遗传种质资源,将填补该研究领域内世界研究空白,丰富大型动物近交系培育理论与实践;作为人类理想的“替难者”,是生物技术研究取得进展的重要基石和创新基础,将会大大促进我国生命科学、人类医学、药学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和创新,为解决人类疑难病症、延长生命而造福人类做出不可替代地位和作用。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145个SNP鉴定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辅助鉴定待测猪是否为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待测猪基于145个SNP位点的基因型;

如果满足如下(1)至(145)的所有标准,待测猪为候选的五指山小型猪近交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62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