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位胶配方、植入物及药物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2783.4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8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郑淑珍;吕瑞梅;柯怡如;林敏英;周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47/42 | 分类号: | A61K47/42;A61K47/18;A61K47/34;A61K47/32;A61K47/22;A61K4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贾静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方 植入物 药物传输系统 药物递送系统 极性溶剂 溶液放置 原位形成 聚合物 凝胶剂 一抗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胶的配方,藉由将至少一聚合物和至少一抗凝胶剂溶于极性溶剂,形成溶液,将此溶液放置于得以原位形成胶体的环境。本发明亦提供由该配方形成的植入物及药物递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原位胶(in-situ gel)配方、利用该胶所形成的植入物(implant)与药物传输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以及原位成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非口服性药物治疗(parenteral administration of drugs)以储存剂型(Depotformulation)方式进行已应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近期的研究,以聚合物为主的植入物(polymer-based implants)已用皮下植入,并透过该植入物进行药物的长效释放。一般来说,这些植入物的制作乃是先将聚合物载体与药物先作混合,然后再加工塑型成所要的型态,再将这些已作好的植入物植入人类或动物的皮下或特定位置。
这些固态植入物具有多种生医用途。然而,要植入这些固态植入物时需要外科手术及产生切口,此将造成感染的可能性,因而降低病患的意愿。
因此,不需外科手术及切口就可使用的植入物是有其需求。此外,植入物的制备简易化及其增加植入物于各组织的应用性也是有其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提供原位胶(in-situ gel)的配方,其包括至少一聚合物、至少一抗凝胶剂(gel prevention agent)、及至少一极性溶剂。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提供原位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至少一聚合物及至少一抗凝胶剂溶于极性溶剂中以形成溶液,将该溶液置于可使该抗凝胶剂从聚合物中扩散出来(diffuse)的环境中而使其胶体(gel)于原位形成。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提供植入物(implant),其包括由前述配方所制得的原位胶。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提供植入物(implant)制备方法,其包括将至少一聚合物及至少一抗凝胶剂溶于极性溶剂中以形成溶液,将该溶液置于可使该抗凝胶剂从聚合物中扩散出来的环境中而使其胶体于原位形成。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提供药物传输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其包括由前述配方所制得的原位胶。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提供药物传输系统制备方法,其包括将至少一聚合物及至少一抗凝胶剂溶于极性溶剂中以形成溶液;并将该溶液置于可使该抗凝胶剂从聚合物中扩散出来的环境中而使其胶体于原位形成。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植入物,更包括医药活性成份。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药物传输系统,更包括医药活性成份。
附图说明
图1A为聚合物于溶剂中凝胶或沉淀的示意图。
图1B为聚合物、抗凝胶剂及溶剂的间作用关系的示意图。
图2为利哌酮(risperidone)从本案植入物体外释放结果。
图3为一实施例结果,其牛血清白蛋白(BSA,bovine serum albumin)从本案的植入物体外释放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原位胶的配方,其包括至少一聚合物、至少一抗凝胶剂、及至少一极性溶剂,其中该聚合物与抗凝胶剂的重量比为1:5至1:200。
本发明的原位胶的配方可透过下列步骤来形成胶体:将至少一聚合物、至少一抗凝胶剂溶于极性溶剂中以形成溶液,并将该溶液置于可使该抗凝胶剂从聚合物中扩散出来(diffuse)的环境中而使其胶体于原位形成(in-situ formin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527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稻鸭菌立体栽培方法
- 下一篇:双缸举升装置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