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油气水井的重复压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86595.6 | 申请日: | 2014-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7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曾义金;曲海;冯江鹏;侯君;孔令军;周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油气 水井 重复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油气水井的重复压裂的方法,属于油气开采领域。方法包括:准备步骤:确保所述油气水井的压裂段的井下套管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封堵步骤:对所述油气水井中的至少部分旧裂缝进行封堵;重复压裂步骤:对压裂段的所述油气水井进行重复压裂,以产生新裂缝。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构成了封堵与压裂一体化的技术,通过判定装置和封堵剂长效封堵或优选暂时性封堵旧裂缝,然后通过水力压裂工艺在地层其它方位压开新裂缝,以重新改造储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气水井的重复压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储层物性差的原因,低渗透油气藏的油井产量通常较低,而且由于孔隙结构复杂以及渗流状态异常,导致其油田开发特征与中高渗透油藏有很大的不同,甚至相比之下发生了质的变化。
低渗透油田开发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油井自然产能低,压裂改造后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2)渗流规律不遵循达西定律,具有启动压力梯度;(3)天然能量小,压力、产量下降快,一次采收率低;(4)油井见水后产液指数急剧下降,稳产难度很大。
所谓“低渗透油气藏”,在我国一般是指渗透率介于10×10-3至50×10-3μm2之间的油层所构成的油藏。随着勘探和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低渗透率油藏在总探明储量和已动用储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通过压裂改造可以有效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价值。自2000年以来,全球开始了页岩气开发热潮,其属于超低渗油气藏。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已经掌握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核心技术。2000年,美国页岩气生产量不足100亿立方米;到2011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已达到1800亿立方米,占美国天然气产量的23%。美国拥有较成熟的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和分段压裂技术,并在页岩气开发中取得了巨大成功。自2002年主要采用水平井技术开发页岩气,目前85%的开发井为水平井加多段压裂。页岩气产量增长主要来自水平井开采技术,水平井的产量是垂直井的3-4倍,成本仅是垂直井的1.5-2倍。
我国页岩气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已完成了建页HF-1、彭页HF-1、涪页HF-1等50余口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和分段压裂施工。有必要对已压裂施工的页岩气水平井实施重复压裂改造研究,这对合理有效开发页岩气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经过水力压裂后的油、气、水井而言,由于压裂工艺、材料、设备工具的限制,规模欠小,材料选用不当,设备功率有限等原因,会导致水力裂缝导流能力大幅降低,从而逐渐失去作用;有些则因井层选择不当或作业方面的原因,导流能力也未能有效保持;同时,经过长期开发,主要油气田已进入中、高含水期的开发阶段,高产稳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对这类油气水井,为了获得高产和经济的开采效益,需要进行重复压裂以改造。
发明内容
针对经过压裂后的油气水井需要进行重复压裂以改造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油气水井的重复压裂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油气水井的重复压裂的方法,包括:准备步骤:确保所述油气水井的压裂段的井下套管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封堵步骤:对所述油气水井中的至少部分旧裂缝进行封堵;重复压裂步骤:对压裂段的所述油气水井进行重复压裂,以产生新裂缝。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构成了封堵与压裂一体化的技术,在节省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对已经经过压裂的油气水井的再利用和改造。
优选地,在所述准备步骤中进行通井、刮井和洗井。
优选地,在进行通井时,将通井工具与油管连接,送入所述油气水井中,通过地面悬重压力表判断是否有套管变形,并且查看起出的通井工具是否有变形。
优选地,在进行刮井时,将刮管器与油管连接,对所述油气水井的套管实施整体刮管操作,并对压裂段的套管进行多次往复刮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86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体的双向调节胸扣
- 下一篇:一种抽油井井口防喷器及其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