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连轧薄规格轧制机架负荷继电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48927.1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4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厚;康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8/06 | 分类号: | B21B38/06;B21B3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连轧薄 规格 轧制 机架 负荷 继电器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领域,具体涉及热连轧带钢轧线的精轧机架自动控制。
背景技术
热连轧精轧区有轧机F0~F6机架(7架轧机),各个机架的压下、活套、弯辊、跟踪控制等都取决于机架负荷继电器信号,机架负荷继电器信号通常用轧制压力的大小进行判断通断,即当带钢头部咬入机架同时该机架轧制压力大于等于350吨时,机架负荷继电器信号接通;当带钢尾部离开机架且轧制压力小于350吨时,机架负荷继电器信号断开。
随着薄规格钢种的增加,后段机架的空载压力越来越大,有时达到600-700吨,致使带钢机架负荷继电器判断出现异常,导致机架间直接废钢,影响轧线生产的正常进行,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解决薄规格负荷继电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开发热连轧薄规格轧制负荷继电器判断方法,达到在轧制薄规格带钢时能够确保了机架压下、活套、弯辊、跟踪的正常控制,保证精轧机架间的稳定控制的目的,从而保证热轧生产正常和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机架上部压下油缸的传动侧、操作侧分别装有压力传感器;机架下支承辊下部传动侧、操作侧分别装有压头,两侧检测压力之和为机架轧制压力值,所述机架轧制压力值的大小用于判断机架负荷继电器。
本发明压力检测通过一级计算机点对点控制信号通道SM500实现,检测装置为压力传感器或压头,压力传感器采用HYDAC压力传感器实现,型号为:HDA3840-A-0350-124;压头采用KELK实现,型号为:SLC2500。
本发明在太钢热连轧厂精轧机机架控制使用后,效果如下:
(1)实现了精轧机架各设备的自动控制,消除了设备动作异常对设备损坏的重大隐患,减少了异常停机时间。
(2)确保了精轧机架轧制负荷继电器信号正常,解决了薄规格带钢机架空载压力大造成的负荷继电器信号异常问题,避免了对正常控制的影响。
(3)节约了故障时间,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每年658元。
具体实施方式
跟踪是计算机控制检测带钢的功能,它能表明带钢的实际物理位置,带钢跟踪分为带钢头部跟踪和尾部跟踪。跟踪信号是机架各设备自动控制的条件。
薄规格精轧机组后段机架带钢轧制压力通常为:F4:1300~1600吨 F5:1200~1500吨 F6:1100~1300吨;
精轧机组各机架相对于轧线起始点的物理位置值为:F0:176 m F1:181.5m F2:187m F3:192.5m F4:198m F5:203.5m F6:209m,计算机跟踪带钢位置根据各机架的带钢实际速度和程序扫描时间计算得出,带钢各机架头、尾跟踪位置值窗口为+2m、-2m,也就是说带钢在计算机头部跟踪位置到达机架物理位置值+2 m内判断机架带钢轧制压力变化情况,在两次程序扫描时间10~20ms,比较带钢头部轧制压力,若压力增加达到150~300吨则对应机架带钢头部负荷继电器接通;带钢在计算机尾部跟踪位置到达机架物理位置值-2m内判断机架带钢轧制压力变化情况,在两次程序扫描时间10~20ms,比较带钢尾部机架轧制压力,若压力降幅达到150~300吨,对应机架带钢尾部负荷继电器断开。
通过两次程序扫描时间的带钢轧制压力增减变化判断实现了机架负荷继电器的正常接通和断开。
实施例1:当轧制Q235规格为1.5mm*1250mm时,F5机架空载压力为500吨;F6机架空载压力为650吨;若轧制压力增加值达到300吨则对应机架带钢头部负荷继电器接通。因此,在带钢头部到达距离F5机架即计算机带钢头部跟踪位置等于205.5m(F5机架物理位置值+2 m)时,带钢头部跟踪窗口打开,计算机扫描时间为10 ms,两次扫描时间检测到的机架轧制压力值分别为600吨和900吨,则轧制压力增加值为300吨,故判断F5机架负荷继电器接通;在带钢头部到达距离F6机架即计算机带钢头部跟踪位置等于211m(F6机架物理位置值+2 m)时,带钢头部跟踪窗口打开,计算机扫描时间为10 ms,两次扫描时间检测到的机架轧制压力值分别为660吨和1000吨,则轧制压力增加值为340吨,故判断F6机架负荷继电器接通。
实施例2:当轧制集装箱板规格为1.4mm*1250mm时,F5机架空载压力为550吨;F6机架空载压力为700吨;若轧制压力降幅值达到300吨则对应机架带钢尾部负荷继电器断开。因此,在带钢尾部距离离开F5机架即计算机带钢尾部跟踪位置等于201.5m(F5机架物理位置值-2 m)时,带钢尾部跟踪窗口打开,计算机扫描时间为10 ms,两次扫描时间检测到的机架轧制压力值分别为1200吨和800吨,则轧制压力降幅值为400吨,故判断F5机架负荷继电器断开;在带钢尾部距离离开F6机架即计算机带钢尾部跟踪位置值等于207m(F6机架物理位置值-2 m)时,带钢尾部跟踪窗口打开,计算机扫描时间为10 ms,两次扫描时间检测到的机架轧制压力值分别为1060吨和700吨,则轧制压力降幅值为360吨,故判断F6机架负荷继电器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48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