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蔓西洋南瓜培育壮苗的栽培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420998.0 申请日: 2014-08-25
公开(公告)号: CN104206149A 公开(公告)日: 2014-12-17
发明(设计)人: 秦文斌;吴国平;戴忠良;毛忠良;潘永飞;姚悦梅;张振超;肖燕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代理人: 何朝旭
地址: 2124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西洋 南瓜 培育 壮苗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的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有蔓西洋南瓜培育壮苗的栽培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蔓西洋南瓜又称栗南瓜,属于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栽培种,属于葫芦科南瓜属,果柄圆,果实高扁或扁圆形、粉质高、以老瓜供食居多,营养丰富,味道清香,颜色一般为绿色、红色、黄色,单果重一般在1.0kg~2.0kg的小型南瓜。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从日本引入,是城乡人民喜食的瓜类蔬菜之一。有蔓西洋南瓜属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有蔓西洋南瓜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32℃,适应性强,种植面积大,适合于露地或保护地栽培。现有的栽培技术在苗期一般采用塑料钵或塑料袋作育苗容器,基质采用腐熟家禽肥,过筛细土,草木灰等简单混合,种子经催芽处理后播种,不切断根尖,苗床适当加温或简单覆盖地膜保温,无法保证苗期均匀供水,特别是无法保证苗期适宜的生长温度、水分、以及补充必须的营养,无法满足苗期壮苗的培育,会影响到后期的生长,抗病性、抗逆性,进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有蔓西洋南瓜培育壮苗的栽培方法,提高南瓜质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一种有蔓西洋南瓜培育壮苗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育前准备,选择地势高、干燥,通风凉爽,排水良好、土壤疏松和肥沃的地块搭建简易大棚,四周设立围裙、盖上薄膜保温,在棚内地表装置敞口的长方形容器(长35米、宽4米,容器的上沿口约为穴盘高度的3/4,采用PVC材料,长方形容器底部每隔10cm有1个宽1cm、深1cm的凹槽,利于排水),在所述长方形容器上摆放穴盘(其中穴盘采用PVC材料,规格54cm×28cm,每盘50穴),并在长方形容器两端安装进排水管(排水管出口底部与凹槽底部相平,保证排水后穴盘底部不积水)。采用瓜类专用基质育苗。育苗时,在长方形容器上方1米处架设电热线;大棚气温保持25~28℃,大棚气温高于32℃时,四周放风降温;

第二步、种子消毒,先将种子放在冷水中浸润0.5h,再放人55℃的温水中保持10min,边搅动边浸泡至室温,再浸泡10~12h后取出,再用75%的酒精浸泡10~15min后用清水冲洗洗净黏液;

第三步、催芽,用清水冲洗洗净黏液后,再用湿布包裹,套上保鲜袋保湿,透气,放置光照培养箱在28±1℃的条件下催芽,处理2~3d后,当观察到有蔓西洋南瓜种子萌出约1mm长的白色根尖时,将有蔓西洋南瓜催芽后的种子取出,用清水冲洗黏液,即进行人工切断根尖处理,方法是在工作台上用刀片快速切断根尖约0.5mm长;处理完毕后重新置于平板上摊成5~10cm厚度,套上保鲜袋保湿,透气,放置光照培养箱在3±1℃的条件下低温处理12-14h后取出种子,置于营养液(腐殖酸100倍液)浸泡约0.5h后准备播种;

第四步、播种,在所述穴盘内填满营养土并压实,每穴播一粒处理后的种子,表面覆土,浇足水,覆盖报纸,置于敞口的长方形容器内,播种后气温保持25~28℃,一般3~4天即可出苗;

第五步、苗期管理,50%种子子叶出土后温度白天22~25℃,夜间18~20℃,齐苗后控制水分,待小苗长至2叶1心时,每隔2-3d在敞口的长方形容器内添加营养液(腐殖酸100倍)一次,棚内保持通风。晴天10:00左右,容器内注满水,并保持满水位10~15min等基质湿润后,排空水,晴天一般一天1次,阴天视基质湿润程度,以基质表面微黄色,基质手捏少许出水即可,以培育壮苗。以培育壮苗。壮苗指标为:苗龄25天,3叶1心,茎粗0.5~0.6㎝,株高11~12㎝,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洁白粗壮,无病虫害,生长整齐一致;

第六步、整地施肥及定植,大田施腐熟鸡粪5000kg/667m2,N:P:K=15:15:15的三元复合肥35kg/667m2,结合耙耕施下,与土壤混合均匀,起畦时做成浅沟平畦,连沟做成1.3m平畦,畦沟深15cm,畦沟宽30cm,每畦种植1行,株距30cm,定植约800株/667m2,并搭建大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20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