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肥尾羊断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14643.0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5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周道玮;钟荣珍;王雨琼;陈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肥 尾羊断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羊断尾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生产近3亿只羊,其中50%为肥尾羊,如内蒙古的乌珠穆沁羊、宁夏的滩羊、山东的小尾寒羊等。肥尾羊的尾巴形状粗大,富含脂肪,俗称“肥肉或白肉”。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吃肉的要求越来越精,争取消费富含蛋白的“瘦肉或红肉”,因此,肥尾羊的尾巴在肉品出售时被作为垃圾扔掉,或在加工时裹入肉品中,但在食用时被挑出作为餐余垃圾扔掉。肥尾羊的羔羊出生时尾巴很小,重量在50g~70g之间,尾根部直径3mm~5mm;出生第6天以后,尾根部直径快速增大,达到7mm~9mm,重量在80g~100g之间;成年肥尾羊尾根部直径达到200mm~250mm,整个尾巴重量在2kg~3kg之间。
牛羊的饲草转化率仅为2%~3%,即100公斤饲草仅能转化成2kg~3kg胴体重,除去骨骼,实际转化成肉的效率更低。因此,每只肥尾羊的尾巴需要消耗110kg~120kg饲草才能长成,由于肥尾羊的尾巴绝大多数时候被作为垃圾扔掉,相当于用于长尾巴的饲草白白被浪费掉了。肥尾羊饲养若不去除尾巴,全国每年被浪费掉的饲草在100亿公斤以上。研究表明,肥尾羊去掉尾巴以后,饲料消耗没有减少,但是每只羊的屠宰出肉平均增加了2.5kg,并且是肌间脂肪增多,即肉品质得到改善,肌肉质量提高。现在市场羊肉的基本价格为50元/kg~70元/kg,高质量羊肉价格为90元/kg~100元/kg,每只去尾羊增重2.5kg,意味着每只羊增加收益125元~250元。全国若有1亿只肥尾羊去尾,意味着每年纯增加收益125亿元~250亿元。具体收益增加数量决定于羊肉的市场价格和去尾普及推广程度。
但是,养羊行业一直没有确定合适的去尾时间,去尾操作办法,也没有合适的去尾工具。一些地方及一些养殖“小尾羊”的养殖户随意利用手系皮套的方法,这个方法很复杂,没有广泛采用;借用牛羊去势钳及皮套对付的办法(现存牛羊去势钳开口3cm×4cm),导致去尾部位不准确,不能定位,效果极差,严重者尾部鲜血淋淋,招染蝇蛆,导致羊致病死亡。由于缺乏简单适合科学的肥尾羊去尾技术,肥尾羊去尾工作一直没有开展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肥尾羊断尾的方法去尾部位不准确,不能定位,严重者尾部鲜血淋淋,招染蝇蛆,导致羊致病死亡,缺乏简单适合科学的肥尾羊去尾技术,肥尾羊去尾工作一直没有开展普及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肥尾羊断尾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肥尾羊断尾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在肥尾羊羔羊出生的第四天或第五天,用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将断尾橡胶套撑到断尾钳钳嘴开口器的最大尺寸,将撑开的断尾橡胶套套到肥尾羊羔羊尾根部第1或第2关节处,然后将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放松到自然状态,退出断尾钳,静置待肥尾羊羔羊自然断尾。
操作过程中,若肥尾羊羔羊皮肉有损伤,涂抹市售消毒碘酒,防止感染。
本发明优点:
本发明的肥尾羊羔羊的去尾时间在羔羊出生后的第4天或第5天去尾,太早,容易造成羔羊应急反应严重,羔羊不吃奶,消瘦至死亡;太晚,尾巴长得太大,皮套套不进去,并造成创伤面过大,延迟尾巴脱落时间,产生负效应。
本发明适宜于肥尾羊,也适宜于小尾羊,去尾部位准确,能定位,实用有效、不致病、操作简单。是科学的肥尾羊去尾方法,可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断尾钳的示意图,1为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2为手柄;
图2为本发明的断尾橡胶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将断尾橡胶套撑到断尾钳钳嘴开口器的最大尺寸时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的照片,1为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2为断尾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肥尾羊断尾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在肥尾羊羔羊出生的第四天或第五天,用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将断尾橡胶套撑到断尾钳钳嘴开口器的最大尺寸,将撑开的断尾橡胶套套到肥尾羊羔羊尾根部第1或第2关节处,然后将断尾钳钳嘴的开口器放松到自然状态,退出断尾钳,静置待肥尾羊羔羊自然断尾。
操作过程中,若肥尾羊羔羊皮肉有损伤,涂抹市售消毒碘酒,防止感染。
本实施方式优点:
本实施方式的肥尾羊羔羊的去尾时间在羔羊出生后的第4天或第5天去尾,太早,容易造成羔羊应急反应严重,羔羊不吃奶,消瘦至死亡;太晚,尾巴长得太大,皮套套不进去,并造成创伤面过大,延迟尾巴脱落时间,产生负效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414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容量的农用无人施药机上装配的药壶
- 下一篇:一种宠物护理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