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糠醛热电联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99145.3 | 申请日: | 2014-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7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静;杨崇广;陈长君;赵强;张亚静;杨会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中科智联节能科技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50 | 分类号: | C07D307/50;F22B33/18;F01D15/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糠醛 热电 联产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糠醛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糠醛热电联产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是糠醛生产大国,从发展的趋势看发达国家的糠醛生产萎缩,糠醛生产重心转入发展中国家,我国产能约占世界糠醛生产能力80%,而且逐渐成为糠醛及其加工产品最大出口国和使用国。
国内生产糠醛的主要原料为玉米芯,一般厂家10到12吨玉米芯可生产一吨糠醛,并产生15吨糠醛废渣,当前国内多数多数厂家采用烧渣专用锅炉,产生蒸汽供糠醛生产使用,还剩余40%的糠醛渣不好处理,目前国内对这些糠醛渣的处理大多采用掩埋等方法,不但是这些糠醛渣得不到有效利用,还对周边环境形成一定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糠醛热电联产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糠醛渣得不到有效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糠醛热电联产工艺,糠醛生产中产生的废渣送至锅炉燃烧发电,锅炉产生蒸汽发电后,供糠醛生产和各企业用汽,电并入国家电网,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玉米芯粉碎后经过拌酸机拌酸后装入水解锅进行水解;
(2)装入水解釜的玉米芯和硫酸通过蒸汽加压加温进行水解反应,水解时同时采出醛汽经过提纯得到成品糠醛;
(3)水解后的糠醛渣通过排渣管道进入固汽分离器分离后排放到糠醛渣中间储仓,由螺旋输送机经地下皮带输送到电厂的干料棚,然后由电厂干料棚经过皮带输送锅炉燃烧,燃烧产生蒸汽;
(4)锅炉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轮机发电,经蒸汽轮机所发出的电并入国家电网;
(5)蒸汽轮机发电后的蒸汽供糠醛生产设备和周边企业使用。
上述固汽分离器为固汽分离消声空气排渣分解设备。
本发明工艺彻底解决了糠醛生产中所排出的酸性废渣不好处理,使糠醛渣得到合理综合利用;利用糠醛渣发电每年可节约12.44万吨标煤,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34万吨,二氧化硫2985.6吨;利用糠醛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渣,供发电厂做燃料燃烧锅炉,产生蒸汽发电电厂供给糠醛生产用电用蒸汽形成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还可降低糠醛生产每吨900元,以一万吨糠醛产量计算可多增收入900万元;利用糠醛渣燃料发电,即是生物质可再生能源项目;又是生物质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热电项目;还是一项环保工程;电厂建成投运后,电并国家电网每度电国家补助0.35元,以每小时发电9000度计算每年可得2268万元补助资金;利用糠醛渣燃料发电所采用75t/h锅炉发电采用背压机组后还有75t蒸汽,除糠醛生产用30t/h,还可供周边企业用汽45t/h;每吨蒸汽按180元计算,每年可收入5832万元。
本发明的糠醛热电联产工艺,不但可获得可观经济效益又解决环保污染及能源缺乏的问题,而且将糠醛渣发电联产推向市场不仅解决糠醛生产的用汽用电还解决了周边其他企业的用汽问题,富余电量还可并入国家电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糠醛热电联产工艺,糠醛生产中产生的废渣送至锅炉燃烧发电,锅炉产生蒸汽发电后,供糠醛生产和各企业用汽,电并入国家电网,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玉米芯粉碎后经过拌酸机拌酸后装入水解锅进行水解;
(2)装入水解釜的玉米芯和硫酸通过蒸汽加压加温进行水解反应,水解时同时采出醛汽经过提纯得到成品糠醛;
(3)水解后的糠醛渣通过排渣管道进入固汽分离器分离,固汽分离器为固汽分离消声空气排渣分解设备,分离后排放到糠醛渣中间储仓,由螺旋输送机经地下皮带输送到电厂的干料棚,然后由电厂干料棚经过皮带输送锅炉燃烧,燃烧产生蒸汽;
(4)锅炉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轮机发电,经蒸汽轮机所发出的电并入国家电网;
(5)蒸汽轮机发电后的蒸汽供糠醛生产设备和周边企业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中科智联节能科技股份公司;,未经河北中科智联节能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99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