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张力温轧机的轧件加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3048.0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8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涛;花福安;李建平;牛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74 | 分类号: | B21B37/74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张力 轧机 轧件 加热 方法 | ||
1.一种液压张力温轧机的轧件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轧制前,准备两个导电铜排、一套轧辊导电装置、两个变压器、两个调功装置及若干电缆,其中两个变压器分别为左变压器和右变压器,两个调功装置分别为左调功装置和右调功装置,轧辊导电装置包括安装板、电刷、铜套及导电铜板;
步骤二:将左调功装置和右调功装置依次安装到轧机的控制柜内,在轧机的入口侧安装左变压器,在轧机的出口侧安装右变压器,然后利用电缆将左调功装置的输出端与左变压器的原边侧相连,将右调功装置的输出端与右变压器的原边侧相连;
步骤三:对夹钳进行绝缘处理,夹钳设置为两部分,包括夹钳I部和夹钳II部,且夹钳I部与夹钳II部绝缘连接;
步骤四:将左夹钳的夹钳I部与左张力液压缸相连,并将左张力计安装在连接处,在夹钳I部侧面安装导链连接机构,将左导链的活动端连接在导链连接机构上,使左导链可以随左张力液压缸移动;
将左夹钳的夹钳II部与轧机的左滑轨之间进行绝缘,在夹钳II部侧面安装导电铜排,通过电缆将导电铜排与左变压器的副边侧相连,电缆位于左导链内;
同理,将右夹钳的夹钳I部与右张力液压缸相连,并将右张力计安装在连接处,在夹钳I部侧面安装导链连接机构,将右导链的活动端连接在导链连接机构上,使右导链可以随右张力液压缸移动;
将右夹钳的夹钳II部与轧机的右滑轨之间进行绝缘,在夹钳II部侧面安装导电铜排,通过电缆将导电铜排与右变压器的副边侧相连,电缆位于右导链内;
步骤五:将轧辊导电装置安装到轧机支撑辊的一端,其中铜套通过热装方式固装在支撑辊传动侧轴端,导电铜板和电刷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支撑辊传动侧轴承座上,然后通过电缆将导电铜板分别与左变压器、右变压器的副边侧相连,再调整电刷的位置,使电刷压紧在铜套上;
步骤六:在轧机的入口侧安装左测温仪、在轧机的出口侧安装右测温仪,左张力液压缸内置左位移传感器,右张力液压缸内置右位移传感器,然后将左测温仪、右测温仪、左位移传感器、右位移传感器与轧机的控制系统相连;
步骤七:安装轧件,将轧件的两端分别夹紧在左夹钳和右夹钳上,控制轧机使工作辊压靠轧件,控制左张力液压缸和右张力液压缸对轧件施加张力;
步骤八:开始轧制,同时左调功装置或右调功装置进行输出,左侧电流回路或右侧电流回路通电,此时轧件的轧机入口侧部分实现轧制过程中的持续在线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张力温轧机的轧件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钳和右夹钳的钳口开闭均由液压驱动,其进、出油管均为绝缘胶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张力温轧机的轧件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轧件进行在线加热轧制前,需要对夹钳进行绝缘检查,首先检测左夹钳、右夹钳的夹钳I部与夹钳II部之间的电阻,再检测左夹钳的夹钳II部与左滑轨之间的电阻、右夹钳的夹钳II部与右滑轨之间的电阻,确保绝缘状态有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张力温轧机的轧件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轧件进行在线加热轧制前,需要对轧辊导电装置的导通性进行检查,首先检查电刷与铜套的接触状态,确保两者紧密接触;再检测铜套与导电铜板之间的电阻,确保两者之间的导通性良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张力温轧机的轧件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电流回路为:左变压器副边侧→左夹钳上导电铜排→左夹钳的夹钳II部→轧件→工作辊→支撑辊→铜套→电刷→导电铜板→左变压器副边侧;所述右侧电流回路为:右变压器副边侧→右夹钳上导电铜排→右夹钳的夹钳II部→轧件→工作辊→支撑辊→铜套→电刷→导电铜板→右变压器副边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张力温轧机的轧件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轧件在轧制过程中进行在线加热时,根据左测温仪或右测温仪的温度信号与设定值比较,通过控制左调功装置或右调功装置的输出,对左变压器或右变压器的原边侧电压进行调整,实现控制左侧电流回路或右侧电流回路的电流值,并对轧件的加热温度进行闭环控制;轧制过程中温度闭环继续投入,根据轧件长度变化造成的电阻变化进行前馈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30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块油膜润滑结构及其型钢拉钢车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换辊的导向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