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作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9211.6 | 申请日: | 2014-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6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卯戊;北岛俊一;张海飞;左从林;孙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K4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4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心肌梗死 动物 模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作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导致全世界致死性疾病之一,其中心肌缺血梗塞占主导作用。对心肌梗塞的治疗中,溶解血栓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手段。评价溶栓药物作用的动物模型可分体内体外血栓形成两大类,前者是在血管内原位形成血栓,后者是先在体外制备同位素标记、非标记或染色学凝块,注入一定部位血管造模。其中用于评价心肌梗塞溶栓药物疗效的动物模型有多种,如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冠状动脉注入血栓、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心肌缺血梗塞等。但在制备模型和溶栓评价等环节中存在着个体变异大、灵敏度较差等不足。更为重要的,小型猪等大型实验动物因与人类冠脉结果高度相似,在心肌梗塞药效学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常用的冠脉结扎等方法不适于对药物溶栓作用的评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方法,在与人类冠脉高度相似的大型实验动物上建立适用于溶栓药物药效学评价的模型,开发一种简单易行、能广泛推广的、可真实模拟心肌梗死自然发生过程、过程可控、模型稳定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制作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方法,包括步骤为:(1)麻醉动物;(2)测心电图;(3)开胸,暴露心脏;(4)注射Rose Bengal;(5)激光照射,生成血栓;(6)缝合胸腔;(7)术后护理;步骤(4)和(5)中注射Rose Bengal并同时以特定波长的绿色激光照射动物冠状动脉,诱发血栓生成,造成局部心肌梗塞,出现心肌梗塞心电图。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4)中所述Rose Bengal的剂量为20 mg/kg。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5)中所述激光为波长是532 nm的绿色激光,所述动物心脏的冠脉血管是动物心脏的冠脉左旋支支脉。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物为大型实验动物,是食蟹猴、比格犬、小型猪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制作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方法,该方法制作过程简单,可广泛推广,实验成果率高,结果稳定,光化学法应用于小型猪等大型实验动物,因其冠脉特点与人高度相似,具备较高药理学评价意义,实验过程模拟血栓生成,在对溶栓药物的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小型猪为例,提供一种制作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方法,包括步骤为:
(1)用50 mg/kg氯胺酮合并20 mg/kg戊巴比妥钠诱导麻醉动物即小型猪。
(2)以MP150生理信号记录系统测动物的心电图并记录。
(3)对动物进行口腔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呼吸比为1:2,频率为15次/分钟,潮气量为约12 ml/kg,以异氟烷维持麻醉。沿左侧第4、5肋间开口,逐层分离皮下组织,开胸,并用开胸器固定,剪开心包膜,掀起左心耳,游离冠脉左旋支约0.5 cm左右,用1根3-0丝线穿过备用。
(4)静脉注射20 mg/kg Rose Bengal,2分钟内注射完毕;
(5)与静脉注射同步,开始以532 nm绿色激光发生器(GL532Ta-100FC,上海光腾进出口有限公司)对所分离的冠脉血管持续照射。照射过程中严密监视动物ECG波形的变化,结合照射部位冠脉左旋支梗塞情况,确定照射时间;通过MP150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以ST段明显抬高作为心肌梗塞最重要判断指标。
(6)造模完成,缝合心包膜、关胸、逐层缝合各组织,每层缝合前滴入抗生素药液。缝合完毕,给动物穿上特制马甲,遥测植入子主体固定于马甲上。
(7)术后动物积极看护,必要时给予保暖措施,每0.5小时观察,直至完全清醒。
本发明采用Rose Bengal结合绿色激光照射的光化学法照射动物特定冠状动脉造模,能真实模拟心肌梗塞过程,且在造模过程中针对不同动物个体情况,对照射强度、时间等进行实时微调,实时检测冠脉血流情况及心电图波形,模型成功率高,稳定性好。在照射后1周内,可观察到心肌组织的破碎、核溶解等典型的凝固性坏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92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