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角质素微杆菌及其培养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48045.8 | 申请日: | 2014-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7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蒋冬花;谢祥聪;胡优;李晓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质 杆菌 及其 培养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为一株解角质素微杆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解角质素微杆菌(
背景技术
磷是生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但是水体中磷含量超过0.2 mg/L将会致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增加,饮用水资源减少,对人畜的健康造成影响,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经济损失。就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松花江、海河、太湖、巢湖、滇池等水域,均因总磷等指标的超标,多年来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因此,控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磷含量已经成为急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目前,水体除磷主要分为生物和化学除磷。化学除磷具有操作简单、高效除磷、稳定等优点;但该法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富集水体中的磷,通过排除剩余含磷污泥的方式除磷,具有节能、产泥量少、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是大规模污水处理厂主要的污水除磷方法。
聚磷菌是一类具有“超量吸磷”特征的微生物,可以把多余的磷以多聚磷酸盐的形式储藏在体内,使外界环境中的磷含量显著减少,是水体生物除磷的主要执行者,在生物除磷中起决定性作用。
实验室运用低营养合成污水液体培养基(磷含量为14.9 mg/L)检测菌株水体除磷能力,筛选具有高效除磷能力的聚磷菌。合成污水液体培养基磷浓度是致水体富营养化最低磷浓度(0.2 mg/L)的74.5倍,通过低营养超高磷浓度合成污水液体培养基筛选得到的聚磷菌,能够较好的适应自然水体环境,且更高效的去除自然水体中的磷。
本发明从自然生境中筛到一株高效生物除磷特性的聚磷菌解角质素微杆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株解角质素微杆菌(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解角质素微杆菌(
本发明所涉及的菌株筛选自浙江省金华市市郊池塘的水体样品。采用梯度稀释法获得纯菌株,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Mk-6菌株为解角质素微杆菌(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80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