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43428.6 | 申请日: | 2014-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8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钱豪;钱明光;钱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衢州祥光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00 | 分类号: | B29C44/00;B29C44/34;B29C33/2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2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发泡 成型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发泡生产线,尤其涉及一种既可自动开合模又能自动翻转定位使得模具均匀受热以保证发泡效果的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物件表面注塑一层聚氨酯将其包覆起来,有助于物件的防腐和美观。这一过程通常采用将熔融状态的聚氨酯(液态的聚氨酯AB混合料)注入相应的模具再送入烘箱内发泡来完成。现有技术中,聚氨酯发泡模具的开合均通过人工操作来实现,劳动力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另外,传统的聚氨酯发泡成型模具在生产线上是平放着送入烘箱进行发泡的,这种情况下模具底部受热较少,导致聚氨酯发泡不均匀,影响注塑成型效果,这就需要模具在烘箱内呈倾斜或竖直状态。提供一种既能实现模具的自动开合,又能自动翻转模具,并将其固定在一个均匀受热的倾斜状态的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另外,聚氨酯在发泡成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模具内开设的通气槽应根据模具在烘箱内的放置情况合理布置,以便发泡产生的气体更快更多地排出,保证发泡成型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具自动开合并自动翻转定位的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
针对以上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氨酯发泡成型生产线,包括若干个模具、环形传输带、烘干装置,所述模具包括互相铰接的上模体和下模体,所述下模体内设有用于容纳聚氨酯的模腔,还包括用来支撑模具的支撑架、自动开模系统、自动合模系统、以及模具自动翻转定位系统,所述自动合模系统、模具自动翻转定位系统、烘干装置、自动开模系统沿着传输带运行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上模体自由端设有前转柄,上模体铰接端设有后转柄,上、下模体之间设有活动锁紧结构;所述下模体自由端底部设有铁芯;
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板,底板两侧分别设有竖板,两个竖板之间设有挡板和连杆,所述下模体自由端置于挡板上,下模体靠近铰接端两侧设有铰接片,所述铰接片自由端与连杆铰接,所述挡板上与铁芯对应处设有磁铁,所述底板用来对后转柄进行限位,所述支撑架与传输带连接;
所述自动开模系统包括设于输送带直线部分上方的开模导轨,所述开模导轨包括支撑前转柄的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导杆与输送带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杆随着传输带运行方向逐渐升高,第一导杆末端与第二导杆平行且水平位置高于第二导杆;
所述自动合模系统包括设于输送带直线部分上方的合模导轨,所述合模导轨包括支撑前转柄的第三导杆和第四导杆,第四导杆包括与输送带平行的横杆段和水平高度逐渐减小的倾斜段,第三导杆包括与横杆段平行的横杆部和朝倾斜段弯折的弯折部;
所述模具自动翻转定位系统包括设于输送带直线部分上方的模具自动翻转导轨,所述模具自动翻转导轨包括压制后转柄的第五导杆,所述第五导杆设置为沿着传输带运行方向高度逐渐降低。
进一步地,输送带包括环形支撑台以及与支撑台配合的链条,所述链条与齿轮配合,所述齿轮由电机驱动,使得链条沿着支撑台转动,所述支撑架置于支撑台上并通过底板一端设连接头来与链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底板右下角设有隔块。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底板下设有滚轮。
作为优选,所述前转柄通过“匚”形卡块铰接在上模体前端面上,上模体前端面设有转轴,“匚”形卡块一端与转轴铰接,另一端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上套有螺母,下模体前端面设有与“匚”形卡块配合的卡件,“匚”形卡块的铰接端设有对上模体前端面和前转柄进行限位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自动翻转定位系统还包括用于对后转柄起缓冲作用的第六导杆,所述第六导杆设于第五导杆下方,所述模具自动翻转定位系统还包括防止支撑架翘起的第一压条,所述第一压条设于支撑台上。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开模系统还包括防止支撑架翘起的第二压条以及防止下模体翘起的支撑轴承,所述第二压条设于支撑台上,所述支撑轴承有若干个且设于第一导杆对应处。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装置为烘箱,所述烘箱设于输送带上方且烘箱出口处设有第七导杆,所述第七导杆与前转柄配合,且引导前转柄带动模具翻转至下模体与挡板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生产线还包括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用于将“匚”形卡块与卡件压紧,所述压紧装置设于自动合模系统与模具自动翻转定位系统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体开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出口位于下模体前端面上,容纳聚氨酯的模腔与通气槽之间开设有若干通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与后转柄接触的位置设有缓冲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衢州祥光橡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衢州祥光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434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提式烧杯收纳箱
- 下一篇:切割用波纹单丝型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