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烟气脱硫及吸收液循环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20986.0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9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嘉乐;陈林波;黄丹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9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烟气 脱硫 吸收 循环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燃煤锅炉烟气的脱硫,以使排放大气中的SO2及微细颗粒粉尘达标,以及脱硫后吸收液的循环处理工艺,属于环境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催化裂化是炼油厂的重要装置,在催化剂作用下,将重质油转变为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馏分油,催化剂经裂化反应后表面存在积炭,为此在流化床再生反应器中用空气烧去催化剂表面积炭,使催化剂恢复活性。催化剂再生烟气与燃煤锅炉烟气不同,其存在如下特性:(1)再生烟气温度220℃;(2)再生烟气中水蒸气含量12%;(3)再生烟气中含粉尘150~200mg/m3,微细颗粒含量为5%~30%。为此,必须根据上述工艺参数选择相应的脱硫工艺,再生烟气脱硫工艺的设计需考虑以下几点:
1、除尘
催化剂再生烟气脱硫中,首要考虑的是如何脱除烟气中所夹带的微细催化剂粉尘,以及含有微细催化剂粉尘的吸收液的后处理。催化裂化装置中所用的催化剂主要成分为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在湿法脱硫中,如采用喷淋塔可洗涤除去几微米的颗粒粉尘,但对微细颗粒粉尘,0.1~10μm颗粒,就需要设置除尘模块,才能达到减少向大气中排放微细颗粒(PM2.5)的效果。此外,湿式除尘后,催化剂粉尘进入吸收液,因此应考虑在脱硫运行中可能发生:
(1)微细颗粒在吸收液中积累,影响到脱硫的运行;
(2)较大的催化剂颗粒在设备内沉积,发生堵塞;
(3)催化剂粉尘硬度高,设备及泵的磨损严重。
所以在工艺与设备设计中要采取相应措施。
2、脱硫
脱硫方法的选择,主要考虑吸收液的后处理,根据催化剂再生烟气特点,钠钙双碱法是常用的一种脱硫方法。
钠钙双碱法是湿式烟气脱硫方法,以烧碱(NaOH)或纯碱(Na2CO3)为吸收剂,在吸收塔内与烟气中的SO2反应而脱除烟气中的SO2,然后将脱硫后的吸收剂用石灰乳浆液进行再生,恢复其吸收剂的脱硫功能。
(1)吸收
2NaOH+SO2=Na2SO3+H2O (1)
Na2SO3+SO2+H2O=2NaHSO3 (2)
(2)氧化
Na2SO3+1/2O2=Na2SO4 (3)
(3)再生
Na2SO3+Ca(OH)2+1/2H2O=2NaOH+CaSO3.1/2H2O (4)
2NaHSO3+Ca(OH)2=Na2SO3+CaSO3.1/2H2O+3/2H2O (5)
Na2SO4+Ca(OH)2+2H2O=2NaOH+CaSO4.2H2O (6)
4NaHSO3+Na2SO4+2Ca(OH)2=CaSO3.CaSO4.4H2O+3Na2SO3 (7)
吸收中部分亚硫酸钠自然氧化为硫酸钠,这部分硫酸钠采用式(6)或式(7)而再生。
钠钙双碱法分为吸收系统和再生系统,吸收系统的吸收塔选用喷淋塔,脱硫率≤95%。再生系统,应考虑下列因素:
(1)中和再生反应是液固相反应,由式(4)~式(7)可见,反应复杂,因此需要有一定的停留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09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