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出生体重儿基因变异检测用引物及其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1946.5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1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范雪金;马可泽;何晓光;曾娟;刘绍基;陆小梅;彭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32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生 体重 基因 变异 检测 引物 及其 试剂盒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低出生体重儿基因变异检测用引物及其检测试剂盒、检测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LBW)是指新生儿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g,它包括不足37孕周出生的早产和足月但是体重不到2500g的新生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0年公布的世界儿童状况数据表明全球每年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占新生儿的17%,约有2400万。在我国,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为5.87% ,在部分地区仍在10%以上。低出生体重,不仅直接对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和疾病发生率产生影响,而且与小儿长期预后如身体发育、智力发育、残疾、成人疾病等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低出生体重所面临的疾病风险、死亡率都比正常出生体重的孩子高,1998年全国低出生体重调查群体资料表明,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是正常体重儿的45倍。
近年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影响低出生体重儿的重要因素,2010年, Freathy等发表的文章“Variants in ADCY5 and near CCNL1 are associated with fetal growth and birth weight”报道了欧洲人群中第3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DCY5基因当中以及CCNL1基因附近的两个变异(rs9883204与rs900400)与低出生体重相关,该研究采用meta分析GWAS病例对照的方法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微效基因频率的差异性。但该研究只选取了欧洲人种作为研究对象,且只对rs9883204和rs900400这两个变异位点进行检测。
由于遗传变异具有明显的种族和地域等异质性,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针对亚洲地区中国人群的低出生体重儿基因变异检测试剂盒,且该试剂盒不仅只对rs9883204和rs900400这两个变异位点进行检测,还应该对更多的变异位点进行检测,以增强检测的准确性。
本申请人首次采用Sanger测序的方法研究了rs1482853、rs900399变异位点与低出生体重儿相关性,并验证了rs900400变异位点在亚洲人群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关联性,并将这3个变异位点的检测首次研制成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可同时对低出生体重遗传因素被证实是影响低出生体重儿的重要因素,且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试剂盒检测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基因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出生体重儿基因变异检测用引物,该引物能满足3个待检变异位点在同一个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下扩增,引物特异性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出生体重儿基因变异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针对中国人群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基因3个变异位点而开发,能阐明低出生体重儿的遗传分子病理机制和预警、预防的作用,提高出生缺陷救治水平,降低由低出生体重引发的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出生体重儿基因变异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准确性高、特异性强,能检测出待检者生育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性以及预测低出生体重儿后期引发的相关疾病的风险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出生体重儿基因变异检测试剂盒在检测低出生体重儿基因变异的应用,可以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率,预防由低出生体重引发的相关疾病。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低出生体重儿基因变异检测用引物,包括分别对应3个待检变异位点的3对共6条引物,3个待检变异位点分别为基因片段rs900400、rs1482853和rs900399,6条引物分别简写为:G1F、G1R、G2F、G2R、G3F和G3R;其中,引物G1F和G1R扩增位点为rs900400,G2F和G2R扩增位点为rs1482853,G3F和G3R扩增位点为rs900399。3个待检变异位点位于人基因组DNA中待检的ADCY5基因、CCNL1基因当中及附近。
优选的,所述6条引物的序列分别为:
G1F:5’-ATTACATCAATGTCCTTTACTTGC-3’
G1R:5’-AAAAGTCATTTTCCCCAAAGAAAC-3’
G2F:5’-ATTACATCAATGTCCTTTACTTGC-3’
G2R:5’-AAAAGTCATTTTCCCCAAAGAAAC-3’
G3F:5’-TACATCAATGTCCTTTACTTGCAT-3’
G3R:5’-CAAAAGTCATTTTCCCCAAAGAAA-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未经东莞市石龙博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19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