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棒状链霉菌及在生产黑色素中的应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186145.5 申请日: 2014-05-05
公开(公告)号: CN104212737B 公开(公告)日: 2020-04-07
发明(设计)人: 刘晓侠;王玉洁;孙诗清;尤忠毓;徐微 申请(专利权)人: 嘉兴学院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P1/04;C12R1/465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314000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棒状链 霉菌 生产 黑色素 中的 应用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状链霉菌及在生产黑色素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冷冻保存的棒状链霉菌需先进行菌种活化,进行增殖培养;将种子液转接到发酵培养液中进行发酵培养,获得发酵液;从发酵液中分离、干燥得到黑色素制品。本发明通过将棒状链霉菌接种于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增殖培养,获得种子液;种子液转接到发酵培养液中进行发酵培养,获得发酵液;从发酵液中分离、干燥得到黑色素制品;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丰富了黑色素产生菌的种质资源,所产的黑色素不仅性能稳定,且最高产量可达0.85g/L,为黑色素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效率较高,性能稳定的方法,同时弥补了现有缺少微生物菌种在黑色素生产应用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黑色素生产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棒状链霉菌及在生产黑 色素中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黑色素是指能够使被媒染物着色的物质,在生产生活及科研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常用的色素大致可以分为人工合成色素与天然色素两类。人工合成色素 是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主要是以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制 成;天然色素通常是指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或培养方法生产的次生代谢物质 进行一定的加工而制成的色素。

天然色素与合成色素相比,具有对人体无毒无害,营养价值高,且具有一 些重要的生物活性,因此开发和应用无毒无害的天然色素成为色素发展的趋势。 黑色素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泛的色素之一,是一种高分子量的异质多酚聚合物。 一般来说,黑色素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能提高生物 生存和竞争能力(叶明,陈晓,朱立等.暗盘孢属YM421黑色素稳定性及其抗 氧化活性.菌物学报,2010,29(2):254-260.);黑色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 紫外吸收、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等(Henson,J.M.,Butler,M.J.,and Day,A.W. (1999)The dark side of the mycelium:Melanins of phytopathogenicfungi[J].Annu Rev Phytopathol37:447–471.;Wakamatsu,K.,and S.Ito.2002.Advancedchemical methods in melanin determination.Pigment Cell Res.15:174–183.),在 医疗、食品、化妆品行业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虽然植物黑色素是目前天然黑色素提取的主要来源,主要的黑色素工业生 产原料为黑豆和黑芝麻,原料供应易受气候、季节影响,而微生物生产黑色素 具备不受地域、季节限制,易于工业化的特点。考虑到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 环境保护等方面,微生物黑色素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

很多微生物如真菌、放线菌和细菌都可产黑色素,如公告号为CN 102477407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株产黑色素的大肠杆菌工程菌DH5α 9F2,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0244;公告号为CN102492630A的中国专 利文献公开了一株产黑色素的诱变菌株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Pullulan), 保藏编号为CGMCCNo.3337;文献(柯冠群,高产黑色素菌株的筛选及其发 酵条件与黑色素结构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006年)公开了一株链霉菌88,该菌株的黑色素产量最高为86mg/100mL。

由于黑色素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对于微生物黑色素的研究较多,但是大部 分研究集中在黑色素合成途径和生物活性方面,而对产黑色素的微生物菌种的 探索和发现较少涉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状链霉菌在生产黑色素中的应用方 法,旨在解决现有缺少微生物菌种在黑色素生产应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棒状链霉菌在生产黑色素中的应用方法, 该株棒状链霉菌在生产黑色素中的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冷冻保存的棒状链霉菌需先进行菌种活化,活化条件为:温度为 37℃,时间为48h;挑取活化平板上的单个菌落接种于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增 殖培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86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