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嗜酸古细菌高温浸出有价金属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36359.1 | 申请日: | 2014-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6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在海 |
主分类号: | C22B3/18 | 分类号: | C22B3/1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嗜酸古 细菌 高温 浸出 金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湿法提取方法,尤其是一种用嗜酸古细菌高温浸出有价金属的方法,属于有价金属湿法提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等有价金属的湿法浸出,通常采用稀硫酸浸出,或加温硫酸浸出,这种酸浸方法不能浸出硫化态和结合氧化态物相。为此人们研发了细菌浸出技术,但只对次生硫化矿有较好效果,对原生硫化矿则因有钝化作用而未能有效浸出。就结合氧化率而言,无论酸浸还是菌浸,均被视为湿法冶炼中的“癌症”。近年来国外的高温菌研究对原生硫化铜的浸出有明显改善,但也尚不能达到商业目标、形成产业化技术。
嗜酸古细菌结构上像真细菌,无成型的核,分子水平上更像真核生物,如DNA上有组蛋白和内含子,对抗生素不敏感,同时又有其独有的特征,如无真正的细胞壁,只有一层带蛋白质的醚酯型细胞膜,通常称“原生质体”。嗜酸古细菌既能利用金属硫化物又能利用脉石矿物中的电子能量,在短时间内集中释放能量,使温度自动升高,同时急剧繁殖,通过“氧化”和“糜化”作用将原生硫化矿和结合氧化矿的金属快速彻底释放。然而,目前还没有使用嗜酸古细菌高温浸出铜等有价金属的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浸出率低、成本高、难以商业化应用等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嗜酸古细菌高温浸出有价金属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嗜酸古细菌高温浸出有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
(1)将嗜酸热原生质体、火山热原生质体、嗜酸热铁原生质体、软硫化叶菌和类硫化叶菌按同等比例混合得到的嗜酸古细菌,按每mL培养基含105~106个菌种的量,接种到下列培养基中:
基液 水或生产尾液
硫化钠 5~10g/L
硫磺 5~10g/L
硫酸亚铁 20~50g/L
硫酸铵 1~3g/L
磷酸氢二钾 0.25~1g/L
硫酸镁 0.25~1g/L
硫酸铜 0.1~0.5g/L
pH 1.0~2.0
持续搅拌培养至混合物温度达35~40℃时,得培养的原种;
(2)将步骤(1)所得原种再按每mL培养基含105~106个菌种的量,接种到与步骤(1)相同的培养基中,搅拌培养3~5天,直至温度达到35~40℃时停止搅拌,得培养的母种;
(3)将含有价金属的块矿破碎至粒度为3cm以下,再磨矿至粒度过100目的占90%以上或过200目的占69%以上;
(4)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浆,然后加入硫酸,以保持矿浆酸度为0.5~200g/L;
(5)将步骤(2)所得母种按每mL矿浆含105~106个菌种的量,接种到步骤(4)的矿浆中,再往该矿浆中补加下列培养基:
硫酸铵 1~3g/L
磷酸氢二钾 0.25~1g/L
硫酸镁 0.25~1g/L
硫酸铜 0.1~0.5g/L
连续搅拌,直至温度升高至40~100℃,矿浆中的菌种浓度达109~1010个/mL,得含菌矿浆;
(6)将步骤(4)调浆后的原矿浆送入搅拌桶进行常规搅拌浸出,具体是:在第1个搅拌桶内不断加入原矿浆,并按含菌矿浆:原矿浆=20~50:100的体积比,加入步骤(5)所得含菌矿浆,并保持第1个搅拌桶中的菌种浓度不低于108个/mL,第1个搅拌桶自动溢流出的矿浆进入第2个搅拌桶,第2个搅拌桶自动溢流出的矿浆进入第3个搅拌桶,如此连续逐级浸出有价金属矿,直至浸出时间为4~25小时,收集最后一个搅拌桶的浸出浆;同时在浸出过程中,将倒数第2或/和倒数第3或/和倒数第4个搅拌桶溢出的部分浸出浆返回第1个搅拌桶,以在不断加入原矿浆的同时,通过返回的浸出浆补充菌种,使第1个搅拌桶中的菌种浓度始终保持不低于108个/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在海,未经张在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36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硝苯地平缓释微囊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软硬结合硅胶奶嘴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