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钢支撑加固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4906.6 | 申请日: | 2014-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8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许清风;刘琼;李向民;张富文;贡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工程改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刘懿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撑 加固 卯榫 节点 木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科学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用钢支撑加固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方法,用于木建筑的维修加固和改造。
背景技术
利用木材建造房屋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表现形式,古代木结构建造的房屋很多都经过了数百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里面,例如安徽古建筑群,贵州苗族木楼等都是木质建筑群落,但是时间比较久远,同时由于木材质本身的特点,很多木结构建筑面临中需要维修的境况。现代新建的木结构建筑也需要尽可能牢固。现有的木结构多数为卯榫节点木框架结构,由于木材长时间暴露往往容易腐烂损伤,因此很多既有木结构亟待维修加固。对于卯榫节点木框架而言,其薄弱位置为卯榫节点处,一般通过加固节点等方法来提高木框架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对卯榫节点的加固方法,常见的有横、竖替木加固方法,碳纤维布加固方法,马口铁加固方法等,但是这些传统的加固方法多存在影响维护期结构使用、破坏立面效果和妨害节点周边木构件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木结构维修加固过程中往往会影响维护期结构使用,甚至破坏现有木结构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钢支撑加固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方法,提高了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承载力,又满足其变形需求,不仅施工方便、不影响施工期的使用,又具有可拆卸可循环的优点。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设计一种用钢支撑加固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I.钢支撑加工:根据卯榫节点木框架的对角线尺寸确定钢支撑的规格,并进行加工;
所述钢支撑包括圆形钢圈,圆形钢圈直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装有左钢杆和右钢杆;
II.钢支撑安装:将钢支撑固定在卯榫节点木框架的对角线位置,两端与节点区预设的节点板采用焊接连接,形成钢斜撑。
进一步,所述步骤中当卯榫节点木框架对角线不大于4200mm时,左钢杆和右钢杆为直径28mm~32mm的Q235钢杆,圆形钢圈为直径350mm~450mm,厚度3mm~5mm,宽度50mm~70mm的Q235钢环,当卯榫节点木框架对角线在4200mm~6000mm时,左钢杆和右钢杆为直径34mm~38mm的Q235钢杆,圆形钢圈为直径450mm~550mm,厚度5mm~7mm,宽度70mm~90mm的Q235钢环。
进一步,所述步骤I中左钢杆和右钢杆与圆形钢圈之间连接采用螺栓式连接,左钢杆和右钢杆与圆形钢圈之间对应装有左垫片和右垫片。
进一步,所述步骤II中采用螺栓和钢箍将节点板固定在卯榫节点木框架对角线位置的木柱上,节点板、钢箍规格与左钢杆和右钢杆匹配。
进一步,所述步骤II中将钢支撑固定在卯榫节点木框架的对角线位置时需对钢支撑定位,保证其轴线穿过对角线两端节点的中心。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钢支撑加固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方法,提高了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承载力,又满足其变形需求,不仅施工方便,不影响施工期的使用,又具有可拆卸可循环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一种用钢支撑加固卯榫节点木框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I.钢支撑1加工:根据卯榫节点木框架的对角线尺寸确定钢支撑的规格,并进行加工;
所述钢支撑1包括圆形钢圈101,圆形钢圈101直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装有左钢杆2和右钢杆3;
II.钢支撑1安装:将钢支撑1固定在卯榫节点木框架的对角线位置,两端与节点区预设的节点板4采用焊接连接,形成钢斜撑。
所述步骤I中当卯榫节点木框架对角线不大于4200mm时,左钢杆2和右钢杆3为直径28mm~32mm的Q235钢杆,圆形钢圈101为直径350mm~450mm,厚度3mm~5mm,宽度50mm~70mm的Q235钢环,当卯榫节点木框架对角线在4200mm~6000mm时,左钢杆2和右钢杆3为直径34mm~38mm的Q235钢杆,圆形钢圈101为直径450mm~550mm,厚度5mm~7mm,宽度70mm~90mm的Q235钢环。
所述步骤I中左钢杆2和右钢杆3与圆形钢圈101之间连接采用螺栓式连接,左钢杆2和右钢杆3与圆形钢圈101之间对应装有左垫片和右垫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工程改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科工程改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14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锅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等规聚丙烯改性电容器金属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