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油产生硫化氢在线监测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81330.8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7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培忠;王秋霞;于田田;刘廷峰;王善堂;白艳丽;王超;梁伟;林吉生;贺文媛;刘岩;殷方好;何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1/00 | 分类号: | G01N3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董庆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油 产生 硫化氢 在线 监测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油成分监测装置,具体地说是原油产生硫化氢在线监测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的原油产生硫化氢监测技术为人工取样监测。其操作程序为第一步:先将原油加入到高温高压反应釜内,经过反应釜的搅拌加热,使原油中所含的硫化氢气体释放出来。第二步:进行人工取样。第三步:进行硫化氢含量的监测。此监测方法具有以下缺点:一、危险系数高。在监测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取样的方式获得硫化氢气体样本,增加了硫化氢气体泄露机率,危害实验人员的人身健康。二、不能做到实时监控。人工取样监测方法监测程序繁琐,耗时耗力,数据记录量少,不能动态记录硫化氢含量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原油产生硫化氢在线监测实验装置,避免了人与硫化氢气体的直接接触,有效防止了硫化氢气体的泄露。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原油产生硫化氢在线监测实验装置,包括高温高压反应釜、动力注入装置、监测装置,所述高温高压反应釜开设进口和出口,所述动力注入装置连接在高温高压反应釜的进口上,所述监测装置连接在高温高压反应釜的出口上。
所述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还设置有搅拌机。
所述高温高压反应釜设置有温度压力传感器,并且该温度压力传感器连接至上位计算机。
所述动力注入装置主要包括主高压气瓶,所述主高压气瓶通过气体流量控制器连接至高温高压反应釜。
所述气体流量控制器两端各设置一个减压阀,并且在这两个减压阀之间并联出一个稳压用的副高压气瓶。
所述气体流量控制器还连接至上位计算机。
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碱吸收装置、硫化氢监测仪,所述碱吸收装置通过管道连接至高温高压反应釜出口,在该管道上设置有快开阀,所述快开阀与碱吸收装置之间的管道上连接出一个硫化氢监测仪。
所述快开阀和硫化氢监测仪均连接至上位计算机。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高压气瓶提供动力源,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反应釜内压力变化,控制快开阀开关,快开阀紧接硫化氢监测仪。反应釜内压力大于快开阀设定压力后,快开阀打开,释放出釜内气体,经硫化氢监测仪监测并记录下数据,最后通过碱吸收装置处理掉剩余废气。
1、危险系数小,在整个硫化氢监测的过程中,避免了人与硫化氢气体的直接接触,有效防止了硫化氢气体的泄露。
2、操作程序简单,能够做到对硫化氢气体的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油产生硫化氢在线监测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位计算机;2、硫化氢监测仪;3、碱吸收装置;4、高温高压反应釜;5、搅拌机;6、快开阀;7、温度压力传感器;8、气体流量控制器;9、减压阀;10、高压气瓶。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如图1所示,原油产生硫化氢在线监测实验装置,主高压气瓶10后接气体流量控制器8,控制进入高温高压反应釜4的气体流量。气体流量控制器前后各安一个减压阀,由副高压气瓶提供动力,控制气体流量控制器前后压差稳定。反应釜内有搅拌机5以及温度压力传感器7。反应釜后面接快开阀6,快开阀连接硫化氢监测仪2,用以监测记录数据。后接碱吸收装置3,用以吸收多余的废气。上位计算机1与气体流量控制器8、温度压力传感器7、快开阀6、硫化氢监测仪2想连接,起到数据记录以及控制实验进程的作用。
实验时,先将原油放入到高温高压反应釜内,经过加热搅拌,原油中释放出硫化氢气体。通过气体流量控制器为高压反应釜提供气源,不断增加反应釜内的压力,当压力高过快开阀设定开启压力后,快开阀打开,釜内气体进入硫化氢监测仪,经监测仪监测并记录数据。剩余废气由碱吸收装置吸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发明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13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