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0444.8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3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萤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中国香港告士打道***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照明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物自控(Buliding Automation,简称为BA)系统以电气触点来实现区域控制、定时通断、中央监控等功能。而照明控制系统在BA系统中并非独立,同时控制功能简单,因此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通过设置中央监控装置,对整个系统实施中央监控,以便随时调节照明的现场效果,例如,系统设置开灯方案模式,并在计算机屏幕上仿真照明灯具的布置情况,显示各灯组的开灯模式和开/关状态。但是,灯组的开灯模式和开/关状态由于不能随着环境的亮度而调节,因此并不能节约能源,并且若灯组中的某个灯管毁坏的情况下,也会影响到其他灯管的照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所述智能照明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多个射频终端中的每一个射频终端检测与该每一个射频终端相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灯所在的环境光强度;
根据已设定的光强度级别与所述环境光强度调整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灯的发光亮度;
将调整后的所述发光亮度和所述环境光强度通过射频方式发送给射频网络控制器;
通过所述射频网络控制器将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灯的发光亮度和所述环境光强度通过移动网络发送给控制中心服务器,从而使得所述控制中心服务器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确定是否对所述发光强度进行校正。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所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射频终端、射频网络控制器、控制中心服务器;其中,
所述多个射频终端中的每一个射频终端用于检测与该每一个射频终端相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灯所在的环境光强度,根据已设定的光强度级别与所述环境光强度调整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灯的发光亮度;将调整后的所述发光亮度和所述环境光强度通过射频方式发送给所述射频网络控制器;
所述射频网络控制器用于将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灯的发光亮度和所述环境光强度通过移动网络发送给控制中心服务器,从而使得所述控制中心服务器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确定是否对所述发光强度进行校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多个射频终端中的每一个射频终端检测与该每一个射频终端相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灯所在的环境光强度,并根据已设定的光强度级别与环境光强度调整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灯的发光亮度,使得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灯可以根据特定的环境而调整亮度,从而可以延长发光二极管灯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照明系统的能源消耗,提高了照明系统的照明质量;由于不需要改造现有的照明系统的电路结构,因此易于布线实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照明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射频终端可以位于设定区域内,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通过多个射频终端中的每一个射频终端检测与该每一个射频终端相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灯所在的环境光强度。
步骤102、根据已设定的光强度级别与所述环境光强度调整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灯的发光亮度。
步骤103、将调整后的所述发光亮度和所述环境光强度通过射频方式发送给射频网络控制器。
步骤104、通过所述射频网络控制器将所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灯的发光亮度和所述环境光强度通过移动网络发送给控制中心服务器,从而使得所述控制中心服务器根据所述环境光强度确定是否对所述发光强度进行校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萤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萤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0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