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负压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29061.0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9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赵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铎 |
主分类号: | F28D1/02 | 分类号: | F28D1/02;F24D13/04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张少华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负压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负压散热器,属于散热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散热器(也叫暖气),一般是钢制的或铜铝复合的。其基本结构是由一组以上的暖气片连接而成。在供暖期,所有的暖气片都要走暖气循环热水,即:所有的暖气片都要承压。在供暖期结束后,暖气水会排出暖气。暖气水会腐蚀暖气,而供暖期结束后,暖气没有水养护,会加剧暖气的腐蚀,造成漏水问题。同时,暖气在供暖期和非供暖期,承压变化巨大也会极大地减小暖气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散热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热交换原理设计的微负压散热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一个全封闭的箱体,其特征是:在箱体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伸出箱体,在箱体上设有注液口,在箱体的底部设有泄压孔,箱体的底部设有与箱体联通的外置式膨胀囊;在膨胀囊处于完全排空的状态下,箱体密闭且充满热媒介质;通过人为干预使箱体内的热媒介质充入膨胀囊中,箱体处于微负压状态。
在膨胀囊与箱体间设有阀门。
本发明的优点是: 散热器箱体不承受暖气水的巨大压力,且由于有膨胀囊可以抵消散热器箱体内热媒介质受热后产生的压力变化,散热器箱体所承受的压力小且恒定,所以散热器箱体不会发生较大变形,也就使散热器箱体的制造材料选择范围扩大,除可以采用金属制造外,还可以采用玻璃、陶瓷等材料制造;散热器箱体始终受热媒介质的养护,不易腐蚀;散热器箱体是一个整体,易清洗,而且可以制造的没有棱角,不易伤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有外置式膨胀囊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照附图1、2,本发明包括一个全封闭的箱体1,在箱体1内设有换热管3,换热管3的两端伸出箱体,在箱体1上设有注液口7,注液口由丝堵封闭,在箱体的底部设有泄压孔5,泄压孔5上安装有倒“U”形管4,并由丝堵封闭,在箱体1的底部还设有与箱体联通的外置式膨胀囊6,外置式膨胀囊6是一个可以储液的膨胀囊,在膨胀囊与箱体间设有阀门10;换热管采用不锈钢波节管,换热效率高且耐腐蚀。在箱体的顶部设有一个嵌入箱体的开放式水槽8,在箱体上设有排气阀9;在箱体1内还可以安装电加热棒2,电加热棒2安装在换热管3的上方。使用时,使阀门10处于开启状态,从注液口7往箱体1内注入热媒介质直至注满箱体,此时,膨胀囊中也充满了热媒介质,热媒介质可以是水或油。箱体注满液体后,关闭排气阀9,打开泄压孔,由于泄压孔5上安装有倒“U”形管4,而箱体又是一个密闭箱体,所以箱体内的液体受大气压作用,不会流出来,然后挤压膨胀囊,使少量的液体通过泄压孔流出来,达到泄压调压的目的。由于散热器箱体经过泄压,已处于微负压状态。也可以采用下述方法使散热器箱体处于微负压状态。在向箱体内注入液体时,应将散热器箱体倒置,使膨胀囊处于上部且排空,待箱体注满液体后,封闭注液口,此时散热器箱体为充满液体的密闭箱体,将散热器箱体再翻正,使膨胀囊处于下部,在散热器箱体翻转过程中箱体中的热媒介质有一部分会进入膨胀囊,使箱体处于微负压状态;或在向箱体内注入液体时,将膨胀囊排空并捏住,排空其中的空气,关闭阀门10,使热媒介质不能进入膨胀囊,待箱体注满热媒介质后,封闭注液口,开启阀门10,牵拉膨胀囊,使箱体内液体压入膨胀囊,使箱体处于微负压状态。然后,将换热管3的两端与供暖管路连接,在开放式水槽8内注入清水。在供暖期,暖气循环热水从换热管流过,不进入箱体,只通过换热管与箱体内热媒介质进行热交换,热媒介质加热,再由箱体将热量散出。当箱体内热媒介质被加热时,会产生热膨胀,膨胀的热媒介质进入膨胀囊,使膨胀囊伸长,吸收热膨胀,使箱体内保持微负压,从而保证箱体不会受压变形;开放式水槽内的清水受热蒸发,对室内进行加湿。当暖气循环热水温度较低或在非供暖期遇到变天,温度较低时,还可以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供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铎,未经赵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90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