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底伴管铺缆的光缆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2163.1 | 申请日: | 2014-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8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田政;胡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亿利科能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54 | 分类号: | G02B6/5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崔继民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业***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底 伴管铺缆 光缆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底油气管道安全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底伴管铺缆的光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海底油气管道是海洋油气集输与储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投资大、风险高的海洋石油设施,在海洋油气资源开采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海底油气管道的正常与否关系到海上油气田的安全生产与运行。
由于海洋油气集输的特殊性,海底油气管道在服役期间呈现出与陆地油气管道的不同特点:首先,海底油气管道受到波浪和海流等复杂的海洋环境载荷的作用,特殊情况下还要考虑地震和海啸的作用;其次,由于海底油气管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其在海上石油开采中的重要作用,一旦发生管道泄漏,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危害都是陆地管道无法比拟的。但是,又由于海底油气管道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海底油气管道的泄漏难以完全避免。
海底油气管道泄漏造成的巨大影响和严重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引起油气田停产或减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和巨大的资源浪费。近些年来国内外发生过多起由于海底油气管道泄漏导致的海洋污染事件。因此,海底油气管道的安全生产问题得到各国海洋工程界的强烈关注。我国海底油气管道长期以来缺乏准确有效的安全监测手段,长期处于“监测真空”状态。由于海底管道的完整性管理是资产完整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填补海底管道“监测真空”的现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目前,已有运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陆地管道的泄漏情况进行监测的应用案例,但是此项技术并没有应用于海底管道,主要是由于海底管道离开近岸段转向海底铺设时,光缆难以与管道同位、同向、平行的绑缚在一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用于在铺设海底管道时进行伴管光缆的固定,从而可方便实现光缆与海底管道的绑缚的用于海底伴管铺缆的光缆固定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海底伴管铺缆的光缆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箍,卡箍由环状箍带和实现箍带锁紧连接的紧固件构成;在箍带的外环面上至少固定安装有一个光缆定位件;还包括能与任一个光缆定位件可拆卸式连接的光缆卡件;在光缆定位件与光缆卡件的结合面位置设有光缆安装槽。
本发明还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在光缆定位件与光缆卡件的结合面位置设有形成插装配合的凹凸定位结构。
所述凹凸定位结构由固定在光缆卡件端面上的定位柱及设在光缆定位件对应端面上相配合的插槽构成,所述定位柱由磁性材质制成。
所述定位柱及插槽均为V型。
所述光缆定位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光缆定位件在箍带的外环面上沿圆周均匀分布。
所述光缆安装槽设在光缆卡件的端面上。
所述光缆安装槽的形状为V型。
所述环状箍带由两个相对的半环构成,两半环在一端通过铰接轴连接,在另一端通过螺栓锁紧连接。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采用上述光缆固定装置,提前将卡箍预置在海底管道上,当海底管道到达预定的铺设位置后,通过潜水员作业,可以方便的将光缆固定在光缆定位件与光缆卡件之间的光缆安装槽内,将光缆绑缚在海底管道,从而可实现全线伴管铺缆,最终解决了海底管道全过程在线监测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海底油气管道资产完整性在线监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光缆定位件与光缆卡件配合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卡箍;11、环状箍带;12、紧固件;2、光缆定位件;21、插槽;3、光缆卡件;31、光缆安装槽;4、定位柱;5、海底油气管道;6、光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海底伴管铺缆的光缆固定装置,包括卡箍1,卡箍由环状箍带11和实现箍带锁紧连接的紧固件12构成。在箍带的外环面上至少固定安装有一个光缆定位件2,光缆定位件与箍带通过焊接方式固连。还包括能与任一个光缆定位件通过螺钉可拆卸式连接的光缆卡件3。在光缆定位件与光缆卡件的结合面位置设有光缆安装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亿利科能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亿利科能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2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脚均可转向的电动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非标准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