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0591.0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2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花和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B11/00 | 分类号: | B60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钟守期;杨勇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确保导电性能的同时,使驾驶稳定性能合理化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以降低与耗油性能关系颇深的轮胎滚动阻力为目的,其胎面胶等橡胶构件由高比例混合了二氧化硅的非导电橡胶形成。但是,这种橡胶构件与由高比例混合炭黑的导电橡胶形成的现有构件相比,其电阻高,因此阻碍在车身或轮胎产生的静电释放到路面,从而存在容易产生无线电噪音等不良现象的问题。因此,需要切实地确保用于释放静电的导电通路。
因此,研发了如下轮胎:由非导电橡胶形成胎面胶的同时,设置混合了炭黑等的导电橡胶,从而确保通电路径。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2公开的充气轮胎中,在由非导电橡胶形成的胎面胶的、轮胎宽度方向一侧的端部,设置由导电橡胶形成的导电部。在从胎面胶的端部侧面或者端部底面至接地面为止配置该导电部,从而确保用于释放静电的导电通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9-1262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7-2904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和2中的轮胎,在轮胎子午线剖面,由于其导电部均为一根线,且仅在轮胎外表面的一处露出,所以导电部有可能因轮胎的动作而从路面浮上来,因此很难说能够持续发挥导电性能。
另外,根据需要,要求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及湿滑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通常,如果胎面胶(即,接地面)的系数(橡胶硬度)变大,则随着接地面积减小,单位面积的压力会相应地变大,从而使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会相应地提高。另一方面,如果接地面的系数(橡胶硬度)变小,则随着接地面积增加,湿滑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会相应地提高。
据此可以看出,虽然通过胎面胶的硬度可以提高干燥路面或者湿滑路面中的任意一个的驾驶稳定性能,但由于这两个性能是一种相反的关系(也叫做权衡得失关系),所以仅依靠胎面胶硬度的设定,难以得到所期望的驾驶稳定性能。即,在大致维持干燥路面或者湿滑路面中的任意一个的驾驶稳定性能的状态下提高另一个的驾驶稳定性能,或者稍微牺牲一下干燥路面或者湿滑路面中的任意一个的驾驶稳定性能,从而使得另一个的驾驶稳定性能得到高于牺牲量的飞跃性提高的做法是很困难的。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恰当地发挥导电性能的同时,提高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和湿滑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设定自由度的充气轮胎。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如下方法。
即,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轮胎具备:非导电橡胶的胎面胶,其配置于轮胎的胎面部且形成接地面;导电部,其设置于所述胎面胶的轮胎宽度方向的至少一侧,且在轮胎子午线剖面形成穿过所述胎面胶的内部连接所述接地面和所述胎面胶的侧端部的侧面或者底面的形状,其中,所述导电部由橡胶硬度与所述胎面胶的橡胶硬度不同的导电橡胶形成,并且所述导电部具有:主干部,其从所述胎面胶的侧端部的侧面或者底面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并在所述胎面胶的内部形成终端;和多个枝干部,其从所述主干部的多处发生分支而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并露出于轮胎外表面,所述多个枝干部与不存在所述多个枝干部的情况相比,构成用于改变所述胎面部的刚性的胎面刚性变更部。
根据该结构,由于枝干部在轮胎外表面的多处露出,所以与导电部在轮胎外表面露出一处的结构相比,导电部与路面接触的概率提高,由此可以切实地发挥导电性能。进一步地,对橡胶硬度与胎面胶的橡胶硬度不同的多个枝干部而言,与不存在枝干部的情况相比,由于构成使胎面部的刚性变化的胎面刚性变更部,所以能够将胎面部设定成所期望的刚性,从而可以提高原本仅依靠胎面胶的硬度设定难以得到的、干燥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及湿滑路面上的驾驶稳定性能的设计自由度。
优选地,为了显著提高驾驶稳定性能,所述多个枝干部在轮胎子午线剖面,以如下方式配置:连接分枝部位和露出部位的线、和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水平线的角度形成0度以上且70度以下,所述枝干部构成变形方向引导部,该变形方向引导部将胎面部被来自路面的压力变形的方向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引导。
在本发明中,如果上述角度为0度以上且不满90度,即,枝干部并未直立而是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则由于构成胎面刚性变更部,所以可以提高驾驶稳定性能的设定自由度。另外,如果上述角度为0度以上且70度以下,则由于构成变形方向引导部,所以能够进一步显著地提高驾驶稳定性能的设定自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0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烤烟房集约化育苗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橡胶树防风抗风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