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式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6101.0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8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大泽祐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水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H01B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高龙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电极 接触式传感器 透明基材 防止层 导电高分子 附近位置 短路 图案化 | ||
对于在透明基材(12)上设置有由导电高分子构成且实施了图案化的传感器电极(13)的接触式传感器(11),在透明基材(12)的与设置有传感器电极(13)的面不同的面内,在所述传感器电极(13)的外侧附近位置设置有见骨防止层(17)。该见骨防止层(17)可以以与传感器电极(13)相同的材质来形成,能够使得难以看见传感器电极间的缝隙,且能够使得难以引起传感器电极间的短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用于各种电子设备所具备的输入装置的接触式传感器。
背景技术
作为接触式传感器的构成,众所周知的构成有:在由树脂薄膜或玻璃构成的透明基材上将ITO(氧化铟锡)层作为传感器电极并图案化而设置的构成,及在相同的透明基材上将导电高分子作为传感器电极并图案化而设置的构成。前者存在透明性高但成本也高的课题。另一方面,对于后者而言,虽然具有通过印刷电极图案来形成从而能够比ITO层更廉价地制造这一优点,但由印刷来形成电极图案会使电极图案的细微化受到限制。进而,由于导电高分子的透明度比ITO要低,在电极图案及其外侧会产生浓度差,会存看见电极图案的边界的现象,存在引起所谓的“见骨”这一课题。
作为使用导电高分子时的、针对见骨现象的对策,例如特开2010-105588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众所周知。该技术通过将传感器电极即与导电性涂膜大致相同颜色且大致相同透过率的绝缘性涂膜配置于导电性涂膜的周边,使电极图案难以被看见。
另外,对于将虚拟电极设置于图案电极间的缝隙的技术,例如特开2012-32923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众所周知。该技术将虚拟电极设置于与传感器电极相同的表面,通过一次性的印刷工序就能有效地同时形成虚拟电极和传感器电极。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一般通过印刷将导电性涂膜或绝缘性涂膜设置于透明基材表面。此时,对于包含导电高分子的印刷油墨,固体成分极少,导电性涂膜的厚度容易极薄,不足1μm。另一方面,对于包含绝缘性物质的印刷油墨,往往固体成分较多,绝缘性涂膜的厚度在2μm~20μm程度的范围。因此,在特开2010-105588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存在如下不妥之处:在导电性涂膜与绝缘性涂膜的边界会产生阶梯差,该阶梯差会使光发生反射、折射从而容易使电极图案被看见。若使绝缘性涂膜具有与导电性涂膜大致相同的厚度则较佳,但是,由于在印刷中难以控制μm单位以下的厚度,若印刷不足1μm的涂膜,恐怕容易产生厚度不均匀、引起颜色不均匀或透过率不均匀以致外观不美观。
另外,在制作虚拟电极的特开2012-32923号公报所公开的技术中,虚拟电极接地,由于要求与传感器电极之间的绝缘性,因而虚拟电极与传感器电极之间必须隔着一定程度的间隔。
因此,在以防止见骨现象为目的上,即使采用该技术,也只不过能适用在要求档次较低的情况下而已。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导电高分子的接触式传感器中难以看见电极图案的技术。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接触式传感器,在透明基材上设置有由导电高分子所构成的、实施了图案化的传感器电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与设置有传感器电极的面不同的面内,在所述传感器电极的外侧附近位置设置见骨防止层。
对于在透明基材上设置有由导电高分子构成且实施了图案化的传感器电极的接触式传感器,由于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与设置有传感器电极的面不同的面内设置见骨防止层,因而即使见骨防止层为导电性层也不会使传感器电极彼此发生短路。
另外,由于在与设置有传感器电极的面不同的面内,在传感器电极的外侧附近位置设置见骨防止层,因而能够减小传感器电极与其外侧位置之间的浓度差,能够使得难以看见传感器电极的边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水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未经积水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6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