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插入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2227.0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9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于尔根·拉彭 | 申请(专利权)人: | ERNI制造有限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508;H01R13/627;H01R4/24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吴启超 |
地址: | 德国阿***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 插入连接器 刀片 锁定 可锁定 触点 弹簧接触元件 插入方向 接触元件 接合 可插入 壳体 适配 平行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插入连接器,所述电插入连接器具有第一壳体部分(100)并且具有第二壳体部分(200),刀片接触元件(105)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00)或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00)中,并且弹簧接触元件被布置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分或所述第一壳体部分中,所述第二壳体部分或所述第一壳体部分适配至所述刀片触点并可插入到所述刀片触点中,所述电插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锁定夹(300),当所述锁定夹(300)以实质上平行于所述两个壳体部分(100、200)插入彼此时的插入方向的方式接合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或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周围时,所述锁定夹(300)可锁定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00)或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00)中/可锁定到所述第二壳体部分(200)或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00)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插入连接器(electrical plug-in connector),所述电插入连接器具有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其中刀片接触元件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或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并且适配至所述刀片接触元件并能够插入所述刀片接触元件中的弹簧接触元件被布置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分或所述第一壳体部分中。
背景技术
此类插入式连接器在现有技术中是普遍的。因此,例如,符合所述插入式连接器种类的电插入连接器类型源于DE 10 2004 054 203 A1,在DE 10 2004 054 203 A1中,提供一种绝缘替换插入式接触条。
DE 10 2008 019 016 A1公开一种电插入连接器,所述电插入连接器具有用于锁定两个壳体部分的锁定夹。提供了两个锁定夹,所述锁定夹安装以用于在布置于插入式连接器壳体部分上的支承销上旋转。两个锁定夹的这种可旋转式安装需要复杂的、耗时的生产;此外,用于锁定的支承销且尤其是锁定突起易受损坏。另外,必须致动和遏止两个锁定夹,以便确保插入式连接器的两个壳体部分的牢固锁定。
插入式连接器外壳上的类似次要锁定手段源于DE 10 2010 032 013 A1。在这种情况下,也必须安装两个锁定夹,以便在壳体部分上旋转。在此也提供两个锁定夹。
发明内容
相比之下,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电插入连接器具有以下优点:锁定夹不必紧固到壳体,而是可作为单独部件来处理。这因此而是有利的,因为(例如)如果锁定夹被损坏,那么有可能容易地利用未损坏锁定夹来交换所述锁定夹。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锁定夹设计为要比根据现有技术所已知的锁定夹更大且更稳定。尤其有利的是,根据本发明的锁定夹尤其能够作为次要锁定夹,它为已锁定的插入连接提供另外的安全性,使得该锁定夹能够用在特别地危险的环境(例如,经受急剧振动等的环境)。提供布置在(例如)第二壳体部分上的具有闩锁钩的舌片和布置在第一壳体部分中的开口作为主要锁定手段,其中所述闩锁钩与所述开口接合。根据本发明提供锁定夹,在所述锁定夹实质上平行于两个壳体部分插入彼此时的插入方向封闭第一壳体部分或第二壳体部分时,所述锁定夹锁定在第二壳体部分或第一壳体部分中/上。由此,实施插入彼此的两个插入式连接器部分的特别地稳定的连接。
通过从属权利要求中指明的措施,权利要求1中指明的插入式连接器的有利发展和改进是可能的。
因此,一个有利实施方式提供的是:用于引导锁定夹夹臂的引导元件被布置在第一壳体部分或第二壳体部分中,所述夹臂实质上平行于插入方向延行。以此方式,实施锁定夹在一个壳体部分上的精确引导,并且同时还使锁定夹的夹臂得能够紧固到壳体部分上。
此外,有利提供:将用于与布置在夹臂上的配对闩锁元件锁定的闩锁元件提供在第二壳体部分或第一壳体部分中。布置在夹臂上的配对闩锁元件与所述闩锁元件锁定,其中精确引导且还因此闩锁元件彼此间的精确锁定通过引导元件得以确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RNI制造有限两合公司,未经ERNI制造有限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22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