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壁上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8007.6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71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R·鲁莱奥;J·巴纳扎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泛达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32 | 分类号: | H02G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李丹丹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壁上 支架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壁上支架,更具体来说,涉及用于用金属锁紧系带来安装成束物件的金属壁上支架。
发明背景
安装支架通常固定到各种结构上,用来接纳和承载各种物品,诸如电气设备和电缆束。某些支承和安装支架的缺点是不能够提供足够的垂直支承或水平支承。某些支承和安装支架不能支承重载。安装支架的缺点还在于需要多个零件和不能实现快速安装。
因此,需要提供用于安装诸如电缆束的成束物件、导管或管道的壁上支架,其安装方便且高效。还希望提供这样的壁上支架,其在垂直或水平方向上安装电缆束、导管或管道时能确保合适地对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安装成束物件的壁上支架。该壁上支架包括捆扎侧构件和壁侧构件。捆扎侧构件具有沿着捆扎侧构件长度延伸的多个狭槽。壁侧构件具有沿着壁侧构件长度延伸的多个凹囊。壁侧构件配合捆扎侧构件,使得凹囊与多个狭槽对齐。当希望将成束的物件固定到壁上支架上时,将锁紧带穿进一个狭槽内,沿着凹囊引导它并穿出第二个狭槽,以便使锁紧系带能够擒获和固定住成束物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金属壁上支架的前视立体图。
图2是安装在壁上的图1的多个金属壁上支架的前视立体图,其中,多个成束物件安装在支架上。
图3是将成束物件固定到图2金属壁上支架的金属锁紧系带的前视立体图。
图4是图1的金属壁上支架的前视分解图。
图5是图1的金属壁上支架的后视分解图。
图6是将成束物件固定到图3的金属壁上支架的金属锁紧系带的俯视图。
图7是将成束物件固定到图6的金属壁上支架的金属锁紧系带沿线7-7剖切的剖视图。
图8是将成束物件固定到图7的金属壁上支架的金属锁紧系带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部分地安装在图7的金属壁上支架的金属锁紧系带的剖视图。
图10是安装在图7的金属壁上支架并定位成接纳成束物件的金属锁紧系带的剖视图。
图11是将成束物件固定到图6的金属壁上支架的金属锁紧系带沿线11-11剖切的剖视图。
图12是将金属壁上支架固定到图6壁上的壁上支架紧固件沿线12-12剖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金属壁上支架20。如图1所示,金属壁上支架20包括捆扎侧构件30和壁侧构件60(见图4和5)。
如图2所示,金属壁上支架20既可沿水平方向也可沿垂直方向安装到壁100上。图2、3和6示出通过壁上支架紧固件90固定到壁100上的金属壁上支架20。还如图2所示,各金属壁上支架20排列在壁100上,以便按照需要便于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安装成束物件110。因此,各金属壁上支架20的排列确保了排线的电缆、导管或管道的成束物件的排列。
图4和5示出了捆扎侧构件30和壁侧构件60。捆扎侧构件30提供了与安装到支架20上的成束物件配合的表面。捆扎侧构件30包括前部32、背部34、第一端36、第二端38和侧部40。捆扎侧构件30包括多个预冲切的狭槽42。这些预冲切的狭槽包括间距开的进入狭槽44和退出狭槽46,以便接纳金属锁定系带80(见图2)。
捆扎侧构件30还包括用于接纳多个壁上支架紧固件90的多个孔48。如果需要的话,则预冲切的狭槽42和孔48在距离、比例和尺寸上可变化。捆扎侧构件30的侧部40包括弧形凸缘50,其沿着捆扎侧构件30的背部34延伸,形成通过其间的通道52。
壁侧构件60提供表面,该表面与支架20所安装的壁100配合。壁侧构件60包括前部62、背部64、第一端66、第二端68和侧部70。如图1所示,壁侧构件60定位在捆扎侧构件30的背部34和弧形凸缘50之间形成的通道52内。壁侧构件60包括凹囊72和紧固件安装孔垫74,凹囊72用于引导金属锁紧系带80。当壁侧构件60安装到通道52内时,凹囊72和紧固件安装孔垫74交替地与捆扎侧构件30内的狭槽42和孔48对齐。凹囊72和紧固件安装孔垫74还可在距离、比例和尺寸上变化,以与捆扎侧构件30内的狭槽42和孔48互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泛达公司,未经泛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8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