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Ni-P化学镀层的组合式压缩机活塞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0276.3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5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邵度凯;兰永涛;刘芸芸;郑杰;徐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展望能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9/00 | 分类号: | F16J9/00;F16J9/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ni 化学 镀层 组合式 压缩机 活塞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中的活塞环结构。
背景技术
在往复式压缩机中,活塞上通常安装有活塞环,通过活塞环来密封活塞与气缸镜面之间的间隙,主要起到密封作用。现有的活塞环主要存在磨损过快、密封性欠佳两个方面的问题。
关于活塞环的磨损过快问题,一定程度上是由活塞环的选择不当决定的,对同一种对磨的金属材料,不同的介质对于同一种配方的填充聚四氟乙烯环,其磨损因子不同;对于同一种介质,不同的对磨金属材料对同一种配方的填充聚四氟乙烯环,磨损因子也不同。
关于活塞环的密封性问题,要想活塞环的外缘紧密贴合气缸镜面,活塞环必须获得一定的有效弹力,因而使得活塞环必须制有切口;如果活塞环没有切口,其就不能获得初弹力,活塞环不一定贴着气缸镜面,压缩机压缩气体时高压的气体便可能从活塞环与气缸之间的间隙泄露。而设有切口的活塞环在正常工作时,由于活塞环存在切口,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活塞环切口处的缝隙会越来越大,进而会影响压缩机的密封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压缩机活塞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Ni-P化学镀层的组合式压缩机活塞环,包括组合使用并等高的主活塞环和内副活塞环,主活塞环和内副活塞环上均开设有切口,两个切口相互错开设置,其特征在于:主活塞环的切口向内、内副活塞环上的切口向外均放射成楔形,切口内均设有与切口相适配的环塞,主活塞环的外环侧高度值为内环侧高度值的2倍,内副活塞环的外环侧高度值为内环侧高度值的1/2,主活塞环和内副活塞环的外环侧、内环侧的厚度值均相同且等于外环侧与内环侧之间的距离值,主活塞环的外圆柱面设有Ni-P化学镀层,Ni-P化学镀层上设有特氟龙涂层,主活塞环的外圆柱面开设有“U”型卸荷槽。
进一步地,主活塞环和内副活塞环包括由聚四氟乙烯制成的本体和填充于本体内的聚醚醚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活塞环包括等高的主活塞环和内副活塞环,主活塞环的内环侧卡入内副活塞环的外环侧与内环侧之间的凹槽内,内副活塞环的外环侧卡入主活塞环的外环侧与内环侧之间的凹槽内,组合后主活塞环和内副活塞环的上下两端面平齐,能够相互有效的对其切口的间隙进行封堵,提高活塞环的密封性;主活塞环1和内副活塞环2上设有切口3,两个切口3相互错开设置,其中主活塞环1的切口3向内、内副活塞环2上的切口3向外均放射成楔形,切口3内均设有与切口3相适配的环塞5,随着活塞环与气缸壁间磨损增大,环体上的切口也对应增大,此时活塞5受力移向切口3,对活塞环的切口3进行自动密封,提高活塞环的密封效果;主活塞环的外圆柱面设有Ni-P化学镀层,镀层硬度达到HV460~600,提高了活塞环的耐磨性,Ni-P化学镀层上设有特氟龙涂层,可大大降低活塞环与气缸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大大提高活塞环的使用寿命,主活塞环的外圆柱面开设有“U”型卸荷槽,可有效卸载活塞环受到的压力,减小因压力增大对活塞环造成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2、主活塞环和内副活塞环的本体由聚四氟乙烯制成,并在本体内填充有聚醚醚酮,聚四氟乙烯本体耐高温的温度范围为250~300℃,其摩擦系数≤0.20,聚醚醚酮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冲击、阻燃、耐酸碱、耐磨、耐疲劳等特点,两者结合可有效减少了活塞环的摩擦系数、提高了活塞环的耐高温性能、耐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活塞环和内副活塞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活塞环和内副活塞环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主活塞环、2—内副活塞环、3—切口、4—“U”型卸荷槽、5—环塞、11—主活塞环的外环侧、12—主活塞环的内环侧、21—内副活塞环的外环侧、22—内副活塞环的内环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展望能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展望能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02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航空摄影仪智能旋像设备及智能旋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