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6036.6 | 申请日: | 2013-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9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俊峰 |
主分类号: | A61L9/03 | 分类号: | A61L9/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香料载体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发展出人类对于各种气味产生各种反映的研究。对于某种特定的味道,部分的人可能会觉得舒适,部分的人也可能会觉得难受。对于某个人而言,不同的气味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相关业者也因此发展各种散发特定气味使人类嗅到的各种手段,例如焚香及精油蜡烛等燃烧方式,以及利用加热方式的精油水氧机等各种产品。然而,当消费者使用燃烧方式做为散发气味的手段时,可能因燃烧不完全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意外。当使用精油水氧机等加热手段时,必须另外购买机器才能够使用,而造成消费者的购买负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具有可移除的香料载体,以借由发光装置使用时所产生的热以散发香料载体的香料分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一本体、一发光单元、一壳体及一香料载体。发光单元设置于本体。壳体设置于本体且覆盖发光单元。壳体具有多个开口。香料载体以可移除的方式设置于其中一个开口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发光单元于使用时会产生热。气体能够经由开口进入发光装置。发光装置中的香料载体的香料分子能与气体混合。气体与香料分子能被使用中的发光单元加热,并且一并从开口离开发光装置。以可移除的方式设置于开口的香料载体,能借由使用发光单元时所产生的热而散发香料载体的香料分子。故使用者能够不必购买其他额外的产品,仅需使用发光装置,便能够使香料分子散发至空气中。此外,当要更换不同味道时,使用者只需移除原先的香料载体,便能更换具有其他香料分子的香料载体。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发光装置1包括一本体11、一发光单元12、一壳体13及一香料载体14。发光单元12设置于本体11。壳体13设置于本体11且覆盖发光单元12。壳体13具有多个开口130。香料载体14以可移除的方式设置于其中一个开口130的至少一部分。此些开口130包括一第一开口131、多个第二开口132及一第三开口133。第一开口131.位于远离本体11的一端,此些第二开口132围绕发光单元12排列。第三开口133与其中的一个第二开口132相连通。壳体13包括一第一壳13a及一第二壳13b。第二壳13b包围本体11。第一壳13a设置于第二壳13b且覆盖发光单元12。第一壳13a的材质可供发光单元12所发出的至少部分光线穿透,但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3都能为一体不可分离的结构。
于本实施例中,发光装置1还包括一旋转插头15,设置于本体11且位于远离发光单元12的一侧。香料载体14以可移除的方式设置于其中的一个第二开口132。第一开口131设置于第一壳13a,此些第二开口132设置于第二壳13b,但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31及第二开口132都能皆设置于第一壳13a。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31亦设置于第一壳13a,此些第二开口 132亦设置于第一壳13a及第二壳13b,且第一壳13a及第二壳13b共同形成各个第二开口 132。
如图2所述,香料载体14中的香料分子会扩散至壳体13之内且与气体混合。于使用发光装置1时,发光单元12会产生热量。壳体13内的混合有香料分子的气体会受到发光单元12的加热而升温,且因此降低气体的密度。当重力方向G为第一开口131朝向旋转插头15的方向时,经加热的气体由于具有较低的气体密度,而能从第一开口131排出。香料分子也能随着经加热的气体从第一开口131离开发光装置1。壳体13外的冷空气能够经由第二开口 132及第三开口133进入壳体13内。经加热的香料分子的因不规则的碰撞较为加热时剧烈,而较易从第一开口 131向外扩散至空间中。因此,发光装置1除了能借由自然对流逸散发光单元12所产生的热,还能同时使香料载体14的香料分子随着自然对流扩散至空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俊峰,未经陈俊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60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台
- 下一篇:一种双工位多出口料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