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液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5435.0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8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邓方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合川区何茗机械加工厂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153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油机,尤其涉及一种滤油机上使用的油液过滤器。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的火力、水力、核力、燃气、余热发电、化工、造纸、冶金等设备系统时有发生渗漏、密封不严、油液长期处于热负荷、开放式储油等现象,空气中的水分、气体渗入油液中,导致油中含水、气体。
因此,常采用滤油机来实现在线过滤净化,使运行中的油品尚未劣化就得到及时净化处理,能快速、高效的脱出油中的水分、气体和杂质。使运行的油品各项指标满足国家标准,保证机组的调节系统、润滑系统正常工作。
油液过滤器是滤油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油液过滤器包括进油泵、油液加热器、真空分离装置、出油泵和过滤器,真空分离装置包括真空罐以及设置在真空罐内的雾化器和反应架,进油泵的出油口与油液加热器的进油口连接,油液加热器的出油口与真空罐内的雾化器的进油口连接,真空罐的出油口与出油泵的进油口连接,出油泵的出油口与过滤器的进油口连接。雾化器为一矩形箱体,在矩形箱体的底部设置多个喷头,多个喷头分别通过软管与矩形箱体内连通,喷头采用洗澡所用的花洒。这种结构的油液过滤器过滤效果差,雾化效果也较差,雾化后的油液中含水、含气体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效果更佳,脱水、脱气效率更高,且过滤效果更佳的油液过滤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油液过滤器,包括进油泵、油液加热器、真空分离装置、出油泵和过滤器,所述真空分离装置包括真空罐以及设置在真空罐内的雾化器和反应架,所述真空罐的出油口与出油泵的进油口连接;所述过滤器包括初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和精滤器;所述初级过滤器、二级过滤器和精滤器的滤芯内壁设置有螺旋形结构的扰动环,所述初级过滤器的滤芯采用单层过滤网,所述二级过滤器的滤芯采用三层过滤网;所述精滤器的滤芯采用三层过滤网,精滤器的过滤网的横截面呈波浪形环状;
所述进油泵的出油口与初级过滤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初级过滤器的出油口与油液加热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出油泵的出油口与二级过滤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二级过滤器的出油口与精滤器的进油口连接;
所述雾化器包括进油管、分布器和喷头;所述分布器包括上腔板和下腔板,所述上腔板和下腔板均为球冠面板,上腔板的周边和下腔板的周边密封连接,且上腔板和下腔板之间形成一腔体,所述上腔板和下腔板的中部均为向上凸起;所述进油管的一端连接在上腔板的顶面中部,进油管的另一端伸出真空罐并与油液加热器的出油口连接,且进油管与腔体内相通;所述下腔板上均布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下腔板上的每个螺纹孔内均设置一喷头;
所述喷头包括顶板、进液管和顶部大底部小的锥形管;所述顶板设置在锥形管的顶部并与锥形管形成一壳体,进液管设置在顶板的中部,且进液管与壳体内连通;进液管的外圆上设置外螺纹并旋合在下腔板上的螺纹孔内,下腔板与顶板之间设置密封胶垫,所述锥形管上均布数个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锥形管上的通孔的内侧口小,外侧口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油液首先通过初级过滤器再进行真空汽化,最后通过二级过滤器和精滤器过滤,过滤效果更佳;分布器中的上腔板和下腔板之间形成一腔体,下腔板的底板均布喷头,因上腔板和下腔板均为球冠面板,使下腔板下方的各个喷头内的压力相同,且喷头采用锥形管在其上开数个通孔,油喷出后,在相同的压力,相同的油温下,真空罐内蒸发出的高温高热水蒸气效率更高,脱水、脱气能力极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油液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二级过滤器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喷头和密封胶垫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进油泵; 2—油液加热器; 3—出油泵; 4—真空罐; 5—反应架; 6—进油管; 7—喷头; 8—初级过滤器; 9—二级过滤器; 10—精虑器; 11—滤芯; 12—扰动环; 13—上腔板; 14—下腔板; 15—腔体; 16—顶板; 17—进液管; 18—锥形管; 19—密封胶垫; 2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合川区何茗机械加工厂,未经重庆市合川区何茗机械加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5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液在线处理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呼吸道雾化给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