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振动试验的复合作动缸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8338.0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5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宝川;李庆峰;王军政;汪首坤;赵江波;陈贞发;陈颖;高海峰;殷禹;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乐冶液压气动设备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G01M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志兵;高燕燕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振动 试验 复合 作动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振动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振动试验的复合作动缸。
背景技术
在疲劳试验中,经常要求先给被试工件施加一个恒定不变的静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叠加一个交变力。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一个液压作动缸进行上述试验,静力和交变力由一个作动缸输出。由于进行疲劳试验所需的试验时间较长,因此所消耗的能源非常大,而且作动缸在长时间工作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密封件损坏,活塞杆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振动试验的复合作动缸,能够节省能源,减小发热。
该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振动试验的复合作动缸,包括同轴连接的静力加载缸和动力加载缸,且共用一根活塞杆,活塞杆的两端分别从静力加载缸与动力加载缸的端盖伸出用于连接试件;活塞杆为阶梯轴,粗段上设有静力加载缸活塞,细段上设有动力加载缸活塞,两活塞分别位于静力加载缸和动力加载缸的缸体内;静力加载缸与动力加载缸上分别设置两个用于进出油的油孔;
静力加载缸活塞的有效工作面积由对试件加载静力大小和供油压力共同决定,动力加载缸活塞的有效工作面积由对试件加载交变力大小和供油压力共同决定。
优选地,静力加载缸通过动静缸连接端盖连接动力加载缸;动静缸连接端盖为具有大小两个活塞孔的缸体,阶梯轴的阶梯部分位于动静缸连接端盖腔内;动静缸连接端盖侧壁上设有排气孔。
优选地,所述活塞杆的粗段进一步设有活塞杆冷却结构;具体来说,活塞杆的粗段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中装有导流管,导流管的一端连通外部,作为冷却介质的一个进出口,导流管另一端连通中空结构,导流管的管壁与中空结构的侧壁之间留有导流间隙;采用固定连接件将所述导流间隙与外界密封隔离;活塞杆伸出复合作动缸一端的侧壁上开设通孔,作为冷却介质的另一个进出口。
优选地,所述静力加载缸的缸体上进一步设有缸体冷却结构;具体来说,在静力加载缸侧壁内轴向开有多个通油孔,在静力加载缸前后两个端盖朝向缸体内腔的一面分别开设一个通油槽,通油孔将两个通油槽连通,每个通油槽处皆开设一个连通该通油槽和外部的冷却介质出入口。
有益效果:
(1)节能:本实用新型采用由静力缸和动力缸组成的复合作动缸技术,该作动缸由一个静力加载缸和一个动力加载缸组成,它们共用一根活塞杆。其中静力加载缸完成被试工件的静力加载,动力加载缸对被试工件施加交变负载,当静力加载缸输出的力达到所设定的恒定值时,便将静力加载缸的两腔关断,此时静力加载缸两腔的压力会保持不变,即使不为其提供液压能源,静力加载力也能维持不变,从而达到节省能源,减小发热的目的。
(2)双冷结构:由于采用了在静力加载缸中的内外双冷技术,大大降低了由于密封处高频运动时摩擦产生的热量,降低了作动缸的运行温度,保证高频疲劳试验的可靠性,能够适应长时间的高频试验。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作动缸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活塞杆、静力加载缸活塞和动力加载缸活塞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复合作动缸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复合作动缸中静力加载缸的双冷机构;
1-静力加载缸,11、12-静力加载缸上的油孔,13-静力加载缸缸体,14-静力加载缸端盖,2-动力加载缸,21、22-动力加载缸上的油孔,23-动力加载缸缸体,24-动力加载缸端盖,3-活塞杆,31-导流管,32-固定连接件,33-导流管支撑件,34-通油孔,35、36-通油槽,37、38-冷却介质出入口,39-密封件,4-静力加载缸活塞,5动力加载缸活塞,6动静缸连接端盖,61-排气孔,7进油管,8回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作动缸是静力加载缸和动力加载缸集合成一体的结构。图1(a)是本实用新型复合作动缸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如图1(a)所示,其包括同轴连接的静力加载缸1和动力加载缸2。静力加载缸1与动力加载缸2的内腔通过活塞孔连通,且两个油缸共用一根活塞杆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乐冶液压气动设备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北京乐冶液压气动设备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8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马达的缸内壁密封结构
- 下一篇:复合钢管管端扩径机油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