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5363.0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6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昭;杨克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辅讯光电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辅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7/1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使用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尤其是一种通过固定块与背壳实现导光板定位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LCD device)的制作技术近年来快速地发展,使得液晶显示装置不论在画质、反应速率以及面板尺寸上均有大幅的进步。并且由于其具备了体积小、重量轻、省电及低辐射线等优点,使得液晶显示装置大量地被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录像机、行动电话、计算机屏幕及液晶电视等各式电子产品中。但由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面板为非自发光性的显示面板,需要借由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提供光源,方能产生显示画面的效果。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的局部立体示意图。背光模组1包含背壳10、导光板20及光源模组30。光源模组30及导光板20放置于背壳10所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光源模组30发出光线射入导光板20内,光线在导光板20内部发生折射、反射后再射出导光板20。为了确保光源模组30发出的光线能够正确射入导光板20内,需要对导光板20的位置进行限制。一般的,于背壳10上设置定位柱11,导光板20上对应设置定位槽21,通过定位柱11与定位槽21的配合,实现导光板20的定位。但由于导光板20上设置了定位槽21,背光模组1工作时,定位槽21处会出现漏光现象导致背光模组1的光学品味下降,且于导光板20上设置定位槽21,工艺复杂,增加了制造难度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导光板上由于设置定位孔或定位槽导致背光模组漏光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含导光板、背壳和固定块。该导光板具有相连的出射面和第一侧面。其中,背壳具有容置空间,该导光板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背壳临近该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定位件;该固定块具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凹槽。第一部分位于该背壳与该第一侧面之间,该第一部分固定连接该第一侧面;第二部分与该第一部分相连接,且该第二部分固定连接该出射面;该凹槽的开口朝向该第一定位件以供该第一定位件插于该凹槽中。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导光板具有与该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该背壳临近该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定位件,该背壳还包含第二固定块,该第二固定块具有第四部分、第五部分和第二凹槽。其中,第四部分位于该背壳与该第二侧面之间,该第四部分固定连接该第二侧面;第五部分与该第四部分相连接,且该第五部分固定连接该出射面;该第二凹槽的开口朝向该第二定位件以供该第二定位件插于该第二凹槽中。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壳具有第一侧壁以及底面,该第一部分位于该第一侧壁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侧面之间,该第一定位件设置于该第一侧壁或该底面上;或者,该背壳具有第一侧壁,该第一部分位于该第一侧壁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侧面之间,该第一定位件为部分该第一侧壁朝向该导光板弯折形成的折边;或者该背壳具有底面,该第一部分位于该第一侧壁与该导光板的该第一侧面之间,该第一定位件为部分该底面朝向该导光板弯折形成的折边。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固定块还包含第三部分,该第三部分与该第一部分相连接,且该第三部分固定连接该底面。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一侧面通过粘着层固定黏结。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含反射片,该反射片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并位于该背壳与该导光板之间,该反射片对应该第一定位件设置有第一定位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含光源模组,该导光板具有入射面,该出射面及该第一侧面均与该入射面相连,该光源模组临近该入射面置于该容置空间内。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固定块临近该入射面。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固定块为硬质固定块。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通过固定块与背壳上的定位件配合来实现导光板的固定,导光板上不再需要设置定位孔或定位槽,避免了传统结构所造成的漏光现象,使得背光模组的光线更加均匀,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辅讯光电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辅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辅讯光电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辅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53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瓦檐灯
- 下一篇:一种维护方便的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