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尿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0998.3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0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潘铁军;周道裕;刘伟;邹倩;钱卫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郑永泉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尿管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有活动瓣体的输尿管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积水、肾移植、肾及输尿管良性肿瘤等上尿路手术以及碎石机碎石、输尿管狭窄的扩张等治疗过程中,一般会向膀胱和输尿管植入双J管,使输尿管能起到引流尿液、防止输尿管狭窄和粘连堵塞的重要作用,而植入双J管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先将输尿管导管引入输尿管,再利用输尿管镜沿输尿管导管进入并在输尿管导管的侧边开口将双J管植入,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输尿管问题段”,即输尿管中狭窄扭曲的输尿管部分,遇到此种情况使得输尿管镜便无法通过去,也就是说,在这些特殊病例身上,由于尿道的感染肿胀等特殊情况,输尿管镜不能进入就如再也找不着“道”了一样,因此就无法放置双J管,对手术造成极大的困难。
如果能在拔出输尿管导管前,通过输尿管导管放置一根导丝,这样沿导丝退出输尿管导管,再沿导丝置入双J管,问题就解决了,但是现有的输尿管导管头端是圆钝闭合,开口在侧边,使导丝无法穿过导管头,直接影响后面双J管的植入,对手术工作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导管头上设有活动瓣体的输尿管导管,通过活动瓣体的打开,导丝能穿过输尿管导管的导管头,以辅助双J管植入体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尿管导管,包括导管体和导管头,所述导管头分割有至少一块活动瓣体,所述活动瓣体相互紧配并闭合导管体,导丝穿入导管体并到达导管头时,只要继续向活动瓣体施加一定的力,活动瓣体便会打开,导丝即可穿过导管头到达预定位置,此时输尿管导管便可以方便地拔出体内,后面便可以沿着导丝把双J管植入体内预定的位置。
优选地,当活动瓣体为一块时活动瓣体与导管头之间相互紧配,或当互动瓣体为若干块时,所述活动瓣体之间相互紧配,目的是闭合导管体,以避免输尿管导管在进入输尿管至膀胱的过程中,尿液直接从导管头流入导管体,影响手术工作。
优选地,所述导管头为圆钝状,避免输尿管导管在进入或离开人体内的过程中刮伤软组织。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瓣体均匀分设在导管头上,方便输尿管导管的生产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瓣体顶端交汇于导管头中部,以使各块活动瓣体末端的阻力均等,能更好地控制穿过导管头的导丝在人体内活动。
可选地,所述活动瓣体底部开设有凹槽,令活动瓣体更具灵活性,降低对导丝的阻力,使活动瓣体更容易被导丝打开。
可选地,所述导管体侧边设有开口,使输尿管导管可以进一步辅助导丝或输尿管镜通过开口进行手术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尿管导管的导管头分设有至少一块活动瓣体,导丝穿入导管体并到达导管头时,只要继续向活动瓣体施加一定的力,活动瓣体便会打开,导丝即可穿过导管头到达预定位置,此时输尿管导管便可以方便地拔出体内,后面便可以沿着导丝把双J管植入体内预定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在现有的输尿管导管中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管头分割有三块活动瓣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管头分割有三块活动瓣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管头分割有四块活动瓣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管头分割有一块活动瓣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如图1~2所示,一种输尿管导管,包括导管体1和导管头2,输尿导管一般为软性材料,可在人体的输尿管内灵活进出,导管头2呈圆钝状,导管头2从顶端至侧边被分割成三部分,成为三块可活动的瓣体21,活动瓣体21均匀分设在导管头2上,并且各活动瓣体21的顶端交汇于导管头中部,活动瓣体2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22,只要导丝(图中未画出)从导管体1内部向活动瓣体21顶端施力,三块瓣体21便回自动打开让导丝穿过,当导丝离开后,三块瓣体21由于回弹力自动复位,并相互紧配闭合导管体1,以使导管头2保持圆钝状,防止输尿管导管在进入或离开人体的过程中刮伤软组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0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