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NG潜液泵的一级导流盘及其LNG潜液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0573.6 | 申请日: | 2013-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2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宁扬忠;刘超;曾学兵;蒋兴文;夏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安迪生测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F04D13/06;F04D29/4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王美健;袁春晓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ng 潜液泵 一级 导流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NG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LNG潜液泵。
背景技术
LNG是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的缩写。主要成分是甲烷。LNG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其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因此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储存和运输的有效方式,今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LNG潜液泵是一种将泵与电机整体安装在密封金属容器内,能够做到零泄漏,避免产生爆炸性环境,消除引燃条件的输送液化天然气及相关低温液体的核心动力输出设备,目前自主研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LNG潜液泵电气设备研究,主要是低温电绝缘材料和低温电缆的研究、电气连接处的密封技术研究、潜液式电机的润滑冷却技术研究和电机低温工作特性几方面;LNG潜液泵泵体研究,主要是LNG在泵内汽蚀规律研究,低温潜液泵叶轮及诱导轮结构设计于优化及LNG潜液泵自平衡机构的研究。
由于LNG的低温和易燃的特性,输送泵不仅要能承受低温的性能,而且对泵的气密性和电气安全性能要求更高。此外,低温LNG中的电机润滑和冷却、泵体中可能发生的LNG气化、电机转子与泵体叶轮共同用同一根轴所带来的平衡性问题等,成为LNG潜液泵不同于一般泵体的主要特性,解决这些问题是研制LNG潜液泵的关键所在。
随着LNG技术的高速发展,对LNG加液设备的功能要求更高,故决定了LNG加液设备必须不断完善功能的特性,现有的LNG低温浸没式潜液泵,液体的流入和流出都受到限制,使泵的功率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LNG潜液泵的一级导流盘及其LNG潜液泵,能很好的收集液体,能很好的将动能转换成压能,液体转变方向时能量损失小,大大的减少了液体水力损失,降低了液流对流道的冲击,减少了能量的损耗,从而潜液泵获得更高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LNG潜液泵的一级导流盘,包括圆盘形的导流盘本体,所述导流盘本体边部上均布有若干螺旋线形的流道,所有流道的螺旋形方向相同,且所述流道布置在导流盘本体边部上将导流盘本体两侧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一级导流盘的流道以螺旋线的型式来设计,能很好的收集液体,能很好的将动能转换成压能,液体转变方向时能量损失小,使其一级叶轮甩出的液体很平滑的流入二级叶轮的吸入口,大大的减少了液体水力损失,降低了液流对流道的冲击,减少了能量的损耗,从而泵获得更高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LNG潜液泵的一级导流盘,所述流道为六个,均布于导流盘本体边部的同一圆周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流道过多,则会使得每个流道中通过的液体过少,从而增大流体的阻力,会增大液流对流道的冲击,增大能量的损耗;而流道过少,则会使整个一级导流盘的体积增大,从而使得整个LNG潜液泵的体积增大,在某些位置不能被使用,大大缩小了其使用范围,同时该LNG潜液泵要配合前腔和后腔了叶轮搭配使用,因此优选为6个流道,在不增大一级导流盘体积的前提下,减少了液体水力损失,降低了液流对流道的冲击,减少了能量的损耗,从而泵获得更高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LNG潜液泵的一级导流盘,所述流道为螺旋形结构,其流道截面是边长为13mm的正方形,所述导流盘本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流道截面为边长13mm的正方形,这样大大增加了液体过流面积,从而泵的流量得以增加;一级导流盘采用不锈钢(OCr18Ni9)材料制成,不锈钢材料具有防锈作用,而且在LNG中收缩小且均匀,力学性能稳定等优点,寿命长久。
本实用新型的LNG潜液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后端连接有电机上盖,所述泵体的侧壁内设有侧壁通道,所述侧壁通道将后腔和流液通道连通,所述泵体内设有相互配合的定子与转子轴,所述转子轴伸入泵体前端的工作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内设有一级导流盘将其分隔为前腔与后腔,所述一级导流盘上设置的流道将前腔与后腔连通,其中前腔和后腔内分别设有套于转子轴上的叶轮,所述前腔上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处设有套于转子轴上的诱导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安迪生测量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安迪生测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0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电动车防盗装置
- 下一篇:食品冷藏运输车的消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