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质心产品垂直转运的行走支承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97901.1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7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段海金;李阳;张芳;于军;张国栋;王岗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2D63/06 | 分类号: | B62D63/06;B60S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李云鹏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质心 产品 垂直 转运 行走 支承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走支承平台,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垂直转运高质心产品的行走支承平台。
背景技术
星罩组合体为卫星与整流罩的组合体,质心高、重量大,在火箭发射前,需要完成星罩组合体的组装、停放和转运,目前,星罩组合体的组装采用支承平台,整流罩停放采用支架,组合体转运采用公路车分体转运,功能单一不能兼顾,配套设备多,操作也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齐全、操作简便的用于高质心产品垂直转运的行走支承平台。
本实用新型用于高质心产品垂直转运的行走支承平台,包括台体、牵引转向机构、升降支腿和四个双轮组,所述台体上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下端与台体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台体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支腿,所述升降支腿的上端与台体的下端连接,所述牵引转向机构包括牵引臂、转向拉杆、转臂、支撑座、转轴、连接座,所述支撑座包括相连接的竖直板和水平板,所述四个双轮组包括两个转向双轮组和两个固定双轮组,所述两固定双轮组对称设置于台体后部下端两侧,所述两转向双轮组对称设置于台体前部下端两侧,所述每个双轮组的转轴均穿过支撑座的水平板,所述支撑座的竖直板上端固定连接台体下端,所述转轴下端与双轮组的轮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向双轮组的转轴上端与转臂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臂另一端与转向拉杆一端铰接,所述转向拉杆的另一端与牵引臂的后端铰接,所述牵引臂的后端还铰接有连接座,所述两转向双轮组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座的后端与连接杆的中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用于高质心产品垂直转运的行走支承平台,其中所述双轮组为两轮共用一个轮架。
本实用新型用于高质心产品垂直转运的行走支承平台,其中所述升降支腿为蜗轮蜗杆升降支腿。
本实用新型用于高质心产品垂直转运的行走支承平台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用于高质心产品垂直转运的行走支承平台包括台体、牵引转向机构、升降支腿和四个双轮组四部分,结构简单;当需要组装时,可在台体上进行星罩组合体的组装,当需要停放时,将升降支腿放下即可,当需要转运时,只需用牵引车拉动牵引转向机构,进而带动转向双轮组绕各自支撑座实现同步转向进行转运,操作十分简便,且集组装、停放、转运为一体,功能齐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高质心产品垂直转运的行走支承平台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质心产品垂直转运的行走支承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质心产品垂直转运的行走支承平台中牵引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质心产品垂直转运的行走支承平台中双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质心产品垂直转运的行走支承平台中升降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质心产品垂直转运的行走支承平台包括台体1、牵引转向机构3、升降支腿4和四个双轮组5,台体1上设置有连接架2,连接架2的下端与台体1的上表面连接,台体1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支腿4,升降支腿4的上端与台体1的下端连接。
结合图2和图3所示,牵引转向机构3包括牵引臂6、转向拉杆7、转臂8、支撑座9、转轴10、连接座11,支撑座9包括相连接的竖直板和水平板,四个双轮组5包括两个转向双轮组和两个固定双轮组,两固定双轮组对称设置于台体1后部下端两侧,两转向双轮组对称设置于台体1前部下端两侧,每个双轮组的转轴10均穿过支撑座9的水平板,支撑座9的竖直板上端固定连接台体1下端,转轴10下端与双轮组的轮架12固定连接,转向双轮组的转轴10上端与转臂8一端固定连接,转臂8另一端与转向拉杆7一端铰接,转向拉杆7的另一端与牵引臂6的后端铰接,牵引臂6的后端还铰接有连接座11,两转向双轮组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3,连接座11的后端与连接杆13的中部连接。
如图4所示,升降支腿4为蜗轮蜗杆升降支腿,转运时,将蜗轮蜗杆升降支腿收起,停放和组装时,将升降支腿放下用于承受星罩组合体的重量。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97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静电复合鞋底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吸烟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