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裂痕检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4479.6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7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裂痕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维修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集装箱维护的金属裂痕检测器。
背景技术
集装箱又称干货集装箱是指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以装运杂货为主。通常用来装运文化用品、日用百货、医药、纺织品、工艺品、化工制品、五金交电、电子机械、仪器及机器零件等。具有快速装卸和搬运的特点。而对于集装箱的维修与维护,电钻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会使其容易产生裂痕。然而,集装箱大多是金属的,表面大多有油漆覆盖,在维护中,如果出现裂纹是难以检测到的,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检测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灵敏度高、检测方便的金属裂痕检测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金属裂痕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检测电路、探头、振荡器、放大器、A/D转换器、单片机、蜂鸣器和显示器;
所述探头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探头的震荡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振荡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振荡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单片机的震荡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A/D转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A/D转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单片机的显示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单片机的音频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蜂鸣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探头由激励线圈、检测线圈、U型磁芯、I型磁芯和开口组成,
所述激励线圈缠绕于所述U型磁芯上并与所述振荡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所述检测线圈缠绕于所述I型磁芯上并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两线圈的相对位置为正交取向,且缠绕有所述检测线圈的I型磁芯设置在缠绕有所述激励线圈的U型磁芯的开口中点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金属裂痕检测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灵敏度高、检测方便的优点,且本实用新型能够穿透集装箱表面油漆的覆盖而检测,因此,得到精确的检测结果,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激励线圈、2为U型磁芯、3为检测线圈、4为I型磁芯、5为集装箱、6为开口、7为蜂鸣器、8为单片机、9为A/D转换器、10为放大器、11为信号检测电路、12为显示器、13为振荡器、14为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金属裂痕检测器包括信号检测电路11、探头14、振荡器13、放大器10、A/D转换器9、单片机8、蜂鸣器7和显示器12。
其中探头14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检测电路11的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探头14的震荡信号输入端与振荡器1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振荡器13的信号输入端与单片机8的震荡信号输出端连接;信号检测电路11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放大器1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放大器10的信号输出端与A/D转器9的信号输入端连接;A/D转换器9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8的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8的显示信号输出端与显示器1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单片机8的音频信号输出端与蜂鸣器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探头由激励线圈1、检测线圈3、U型磁芯2、I型磁芯4和开口6组成,激励线圈1缠绕于U型磁芯2上并与振荡器1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检测线圈3缠绕于I型磁芯4上并与信号检测电路11的检测信号输入端连接,两线圈的相对位置为正交取向,且缠绕有检测线圈3的I型磁芯4设置在缠绕有激励线圈1的U型磁芯2的开口6中点处。
如图1和图2所示:由单片机8产生周期性的触发脉冲,通过振荡电路在探头14的激励线圈1中产生正弦激励信号。检测线圈3输出的电压信号通过信号检测电路11提取对集装箱5裂纹缺陷比较敏感的部分,再经过放大器10放大、A/D转换器9转换送入单片机8进行处理,由单片机8驱动蜂鸣器7报警,并显示裂纹缺陷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采用感应线圈感应涡流反磁场的变化,将反磁场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使其变为易于实现的自动识别信号,从而得到裂纹信息,涡流技术对表面开口裂纹很灵敏,在表面涂层、潮湿和水底等恶劣环境下也能开展检测工作,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频率相应特性好以及测试电路简单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44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