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杨梅收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83412.0 | 申请日: | 2013-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8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孙健;李昌宝;何全光;盛金凤;李杰民;郑凤锦;刘国明;游向荣;张雅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51/00 | 分类号: | A01D51/00;A23N12/02;B65D85/34;B65D43/16;B65D2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杨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果转运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将已采摘下的杨梅进行收集、无损装运、清洗集于一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杨梅属于杨梅科乔木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我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均有分布。目前杨梅采摘后堆放在果篮中或泡沫箱内,运输过程中容易挤压损伤,给果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该收集方式也不利于杨梅采集后清洗,影响采集果品品质。
专利CN 202594136 U公开了一种浆果收集框,工作过程为将正面活动挡板拔出,把收集下来的浆果放入筐内的每层托盘中,每层托盘最多仅能装入两层果实,待每层托盘装满后,将正面活动挡板插回。运达目的地后,如需清洗,将整个果筐浸泡如水中清洗后沥干水分,再把正面挡板抽出将果实倒出。上述专利公开的收集框由于托盘层数较多,层间距较小,装入果实较为不便,且托盘为倾斜式,倾斜底部容易形成清洗死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杨梅收运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杨梅收集效率较低、收果数量较少的问题,以及有效防止杨梅采摘期间挤压损坏,并方便杨梅的清洗和运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杨梅收运装置,包括由底板和侧壁组成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置有1-8个中隔,中隔通过转轴在容置空间内可上下摆动,中隔两端任意端或者两端设置有开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侧壁一侧为可插拔的活动板;中隔优选为2-4个。
优选的是:所述侧壁设置有限定中隔上下摆动幅度的中隔卡口。
优选的是:还包括上盖。
优选的是:所述上盖为活动盖板,所述活动盖板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和活动部相铰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底板、侧壁和中隔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优选的是:所述侧壁设置有手提部,所述手提部为提手或者内凹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果农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集收集、搬运、清洗于一体,提高了采集杨梅效率。且中隔面积较大,可装果实数量较多,中隔在转轴作用下可上下自由转动,消除了收集死角,提升了空间利用率,而且装置便于清洗,极大地减轻果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有效减小果实挤压损坏,增加果农收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号为:活动盖板1;活动合页2;倒果口3;提手4;滑槽卡口5;中隔6;落果口7;活动板8;转轴9;底板10;透气孔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杨梅收运装置,包括由底板和侧壁组成的容置空间,侧壁一侧为可插拔的活动挡板;活动盖板,该活动盖板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和活动部相铰接。容置空间内设置有两个中隔,中隔通过转轴在容置空间内可上下摆动,中隔两端设置有落果口,侧壁设置有限定中隔上下摆动幅度的中隔卡口。底板、侧壁和中隔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收集时,当果实采摘达到一定量后,打开活动盖板1,将果实缓慢从倒果口3倒入收集装置容置空间内,果实从中隔6两侧的落果口7落入下层,中隔6中心连接在转轴9上,中隔6可绕转轴9上下摆动,方便果实落入下一层的全部空间,侧壁设有中隔卡口5,防止中隔6摆动弧度过大挤坏果实。
果实倾倒满收运箱后,盖上活动盖板1,通过提手4搬运进行运输。中隔6及收集装置各围板均设有透气孔11,便于果实透气及清洗、沥干水分。运输到指定地点后,抽出活动挡板8,倾倒箱体果实,完成果实运输。
清洗时,可打开活动盖板1从上注水淋洗,也可抽出活动档板8从侧方淋洗,果实清洗后,清洗水通过透气孔11沥出。也可以整箱放入水中浸泡清洗,清洗完毕后,提出,沥干。
本装置侧壁、底板及中隔均由食品级材料制成。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的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83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田秸秆颗粒反应堆建造复式作业机
- 下一篇:电动多功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