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类零件液氮冷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00234.0 | 申请日: | 2013-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0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闵鹏;牛伟;王亚夫;荣璐;夏伟;冯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徐州锻压机床厂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1/00 | 分类号: | B23P11/00;F25D3/10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002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零件 液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类零件液氮冷装装置,属于冷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压力机铜瓦等套类零件装配,采用油压机压入其他零件或用铜棒打入其他零件中,由于铜瓦与其他零件配合存在一定过盈量,压入时难以放正,铜棒打入也容易打偏,造成铜瓦损坏,为此,也可以使用加热套类零件的方法使得套类部件尺寸变大,然后再进行装配,对套类零件加热会使得人在装配时难以握持,不好装配,对于铜瓦所套入的零件可以采用制冷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得铜瓦所套入的零件尺寸变小,这样也可以方便铜瓦等套类零件的装配,但是目前没有专门为制冷该零件的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类零件液氮冷装装置,方便制冷套类零件,制冷后的套类零件安装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类零件液氮冷装装置,包括内板、内隔板、外板、底板、内上盖和外上盖,内板底端和内隔板焊接成内层箱体,外板的底端和底板焊接成外层箱体,内层箱体和外层箱体通过加强圆环和加强环板支撑隔开,加强圆环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内隔板的下端面、底板的上端面焊接,加强环板的内外两端面分别与内板的外端面、外板的内端面焊接,在内层箱体下部穿有管子,管子再穿过外层箱体,内上盖和外上盖分别盖在内层箱体和外层箱体上。
进一步的,外层箱体上部对称焊接有两个搬移手柄。
进一步的,内上盖和外上盖通过吊耳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箱体分为内层箱体和外层箱体两部分,液氮通过箱体底部的管子通入箱体中,箱体密封效果好,零件在箱体中的冷却方便且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管子,3、外板,4、加强环板,5、内上盖,6、外上盖,7、吊耳,8、搬移手柄,9、内板,10、加强圆环,11、内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套类零件液氮冷装装置,包括内板9、内隔板11、外板3、底板1、内上盖5和外上盖6,内板9底端和内隔板11焊接成内层箱体,外板3的底端和底板1焊接成外层箱体,箱体分为内层箱体和外层箱体两部分,箱体密封效果好,内层箱体和外层箱体通过加强圆环10和加强环板4支撑隔开,加强圆环1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内隔板11的下端面、底板1的上端面焊接,加强环板4的内外两端面分别与内板9的外端面、外板3的内端面焊接,在内层箱体下部穿有管子2,管子2再穿过外层箱体,内上盖5和外上盖6分别盖在内层箱体和外层箱体上。使用时,先将需要制冷的零件放在本实用新型中,然后盖上内上盖5和外上盖6,通过管子2向内层箱体通入液氮, 25~35分钟即可完成制冷,然后取出制冷后的零件,此时套类零件安装就比较方便了。
外层箱体上部对称焊接有两个搬移手柄8,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搬运挪动。
为了方便打开关闭本实用新型,内上盖5和外上盖6通过吊耳7焊接在一起,内上盖5和外上盖6成为一个整体,打开关闭本实用新型,只需要通过吊耳7提升即可将内上盖5和外上盖6一起打开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徐州锻压机床厂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徐州锻压机床厂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00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缩回式路厄锁接头
- 下一篇:具有连接器的血管通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