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冲罐自动排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93497.3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7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闫华;王卫星;介二林;牛彩茹;姚新民;闫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北化关铝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9/00 | 分类号: | B67C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45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用缓冲罐,具体为一种缓冲罐自动排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炸药造型粉的工艺主要是采用“水悬浮”造粒工艺。造粒工序完成后,将造粒机内的物料放入抽滤槽,进行大量水洗,水洗后通过真空机组对物料进行真空抽滤驱除大量水,以提高干燥效率。为了避免把含有腐蚀性溶剂的水直接抽入真空机组内,造成真空设备、设施被腐蚀,通常炸药行业采用在真空机组与抽滤槽中间增设一缓冲罐,缓冲罐一般设在室外,抽滤槽内的水被抽至缓冲罐。一般一线操作工凭借工作经验,根据洗料批次对缓冲罐内的水进行人工排放,一天需要排放次数可达数十次,一旦出现忘记排放,会影响物料的抽滤水分,不仅工序繁琐、劳动量大,而且对产品质量造成间接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缓冲罐在排水时需要人工完成影响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缓冲罐自动排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缓冲罐自动排液装置,包括一个排液管,所述靠近排液管出口的外壁上竖直固定设有一对支架,两个支架之间水平设有一个与排液管轴线垂直的转轴,转轴上固定有一个旋转板;所述旋转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与该出口相配合的活动盖板,所述活动盖板周圈设有密封圈。
使用时排液管的进口与缓冲罐底部的出料口相连接;真空机组进行真空抽滤作业过程中,旋转板上固定的带有密封圈的活动盖板被负压紧紧吸在排液管出口上,整个系统处于密闭真空状态,将抽滤槽内的水抽入缓冲罐内;当抽滤槽内物料水分达到要求后,将真空机组停止运行,对系统“破空”,在没有负压状态下,旋转板上固定的带有密封圈的活动盖板处于自然状态,缓冲罐内的水会冲开活动盖板自动排放。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缓冲罐内的水需要进行人工排放的问题,有效地减少了工序、减轻了劳动量。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通过在排液管到出口处增设支架、旋转板、带有密封圈的活动盖板,有效地减少了工序、减轻了劳动量,解决了人工对缓冲罐内物料进行排放的问题,具有结构巧妙、制造简单且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排液管,2-支架,3-转轴,4-旋转板,5-活动盖板,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缓冲罐自动排液装置,包括一个排液管1,靠近排液管1出口的外壁上竖直固定设有一对支架2,两个支架2之间水平设有一个与排液管1轴线垂直的转轴3,转轴上固定有一个旋转板4;所述旋转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与出口相配合的活动盖板5,所述活动盖板5周圈设有密封圈6。
所述排液管1出口制成斜切口,出口所在平面的法线斜向朝上并与出水方向所成角度为锐角;所述支架2设在斜切口的上部管壁上。
实际生产时活动盖板5的外侧面(即背向排液管端口的一面)的上部通过螺栓与旋转板4固定连接,这样活动盖板5在闭合时可以保证其内侧面(即朝向排液管端口的一面)与出口闭合紧密;也可以采用活动盖板5上增加一个凸沿,通过凸沿与旋转板4相连接,同样可以保证活动盖板5与排液管出口闭合紧密。将排液管的出口设计成斜切口,这样能够使活动盖板5在自然状态下依靠自身重力向下旋转将排液口出口闭合。图1中箭头所指为排液管1中的出水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北化关铝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北化关铝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93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品的质量流量动态计量交易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钳式启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