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摩眼罩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73886.X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7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邹剑寒;刘本杰;陈振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4 | 分类号: | A61F9/04;A61H23/02;A61F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摩 眼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人体的按摩设备,具体是一种用于眼部按摩的眼罩其结构。
背景技术
为实现保健的目的,按摩眼罩活的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这类产品是通过振动、加热、加湿等方式提供比较完善的按摩功能。振动可用于实现基本的物理按摩功能,加热用于促进循环、改善按摩效果,加湿则可针对皮肤进行护理,防止干燥及改善舒适度。
但现有的按摩眼罩,通常实现其加热功能的结构比较单一,仅是通过预设温度的加热模块,控制其通断时间来确定最终的加热温度。这种方式结构简单,但温度控制不够精确,同时,由于加湿机构产生的湿气影响,其温度的稳定性就更加恶化,使舒适度和按摩效果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按摩眼罩其加热结构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按摩眼罩的结构,旨在提供一种温度可控性更高、舒适性和按摩效果更佳的按摩眼罩方案,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按摩眼罩的结构,它包括:
主体,包括置于人体双眼外轮廓位置的一加湿腔和该加湿腔开口周缘的接触垫;所述接触垫与人体双眼外轮廓的皮肤相配合;
下发热体,至少两个,固定于该主体配合于人体眼眶与颧骨之间的部位;
上发热体,固定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加湿腔具有导热通路;
喷雾装置,固定于所述主体,具有连通所述加湿腔的喷口;以及
控制电路,固定于所述主体内,连通所述喷雾装置和振动模块;其中,每一个所述下发热体和所述上发热体均独立连接于该控制电路;且所述下发热体在配合于人体皮肤的位置均具有连接于该控制电路的下感温探头。
本方案可以有如下方式的改进: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喷口内置用超声波实现雾化的超声换能器。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喷口位于所述加湿腔的顶部。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振动模块包括两个,各自与人体双眼的位置相对应。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腔内壁具有检测该加湿腔内温度的上感温探头,该上感温探头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内固定有使其产生震动功能效果的振动模块。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发热体位于所述加湿腔相对于人体双眼的远端。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腔的开口完全遮蔽人体双眼的区域。
本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1.实现了每一个下发热体和上发热体各自单体分离控制的加热结构,使下发热体的温度控制都不会相互干涉,且不会受到加湿腔内导热状况的影响,使其加热温度严格可控,易保持稳定,保证了按摩时的加热效果。
2.分离的下发热体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加热方案,以配合不同设定的按摩方案,其效果丰富。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之一;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主体10的外壳拆卸开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展示AA剖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电路连接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图1、图2和图3以立体的视角展示了大部分几何结构,图4则展示了整个装置用电部件的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一种按摩眼罩,是一个便携的产品,通过内置电池作为供电电源,具有紧凑、方便的特点。它大部分是一个主体10,该主体10包括一个加湿腔12和一个接触垫11,其中,加湿腔12整个置于人体双眼的外轮廓位置,与眼睛正对;接触垫11是直接与双眼外轮廓皮肤相配合接触的部位,固定于加湿腔12的开口13周缘,用于实现缓冲、定位和密封。
在主体10配合于人体眼眶与颧骨之间的部位设置有下发热体21和22,在加湿腔12内设置有上发热体23,上发热体23与主体10相固定,且与加湿腔12具有导热通路。
主体10内还设置有喷雾装置3和振动模块41、42,均固定于该主体10内,其中喷雾装置3具有连通加湿腔12的喷口31。在某些场合下可以不使用振动模块41和52,但本方案为实现最大限度的按摩效果,故予以添加。
作为核心控制部件,主体10内的控制电路1连通喷雾装置3、振动模块41和42、下发热体21和22以及上发热体23,特别地,下发热体21、22和上发热体23均相互独立连接于控制电路1。下发热体21和在配合于人体皮肤的位置均各自具有下感温探头51和52,感温探头51和52也是独立连接于控制电路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38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