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输送管道应力补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5104.8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3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王新;李大东;赵坤;李阳;赵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帆;王新;李大东;赵坤;李阳;赵兴国;曲皓 |
主分类号: | F16L51/00 | 分类号: | F16L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输送 管道 应力 补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油气输送管道应力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工业中,管道是最常用的输送工具,为了节省地面空间和减少意外对地面人和物的伤害,油气输送管道通常被埋在地下,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管道经历了冷暖交替,管道由于膨胀和压缩而产生的横向应力对管道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使管道破裂、渗漏;地下的管道受到地面上的重物碾压而产生的纵向应力和瞬间作用力使管道不堪重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油气输送管道应力补偿装置,能释放管道受到的各个方向的应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气输送管道应力补偿装置,包括管道、套管、内部应力加强筋、外部应力加强筋、液压油及柔性回弹件;所述的套管套置在所述的管道外部;所述的内部应力加强筋及外部应力加强筋呈圆环状,且所述的内部应力加强筋及外部应力加强筋的横截面呈半椭圆状;所述的内部应力加强筋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套管的内壁上,所述的内部应力加强筋的顶部与所述的管道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的外部应力加强筋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套管的外壁上,且所述的内部应力加强筋与所述的外部应力加强筋间隔交替设置;所述的液压油填充在所述的相邻两个内部应力加强筋之间,位于所述的管道的外壁与所述的套管的内壁之间;所述的柔性回弹件呈圆环形,所述的柔性回弹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套管的两端及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套管上。
上述的油气输送管道应力补偿装置,其中,所述的套管、内部应力加强筋、外部应力加强筋及柔性回弹件是一体结构。
上述的油气输送管道应力补偿装置,其中,所述的内部应力加强筋的中央设有横向通孔,所述的液压油通过所述的横向通孔在所述的管道的外壁与所述的套管的内壁之间流通。
上述的油气输送管道应力补偿装置,其中,所述的套管的厚度与所述的柔性回弹件的厚度相当,所述的内部应力加强筋的高度与所述的外部应力加强筋的高度相当。
本实用新型能在管道受到上下位移和左右位移的时候通过柔性回弹件及应力加强筋的作用下,实现了管道应力的释放,保证管道输送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气输送管道应力补偿装置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气输送管道应力补偿装置的A-A’面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油气输送管道应力补偿装置的B-B’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油气输送管道应力补偿装置,包括管道1、套管2、内部应力加强筋3、外部应力加强筋4、液压油5及柔性回弹件6;所述的套管2套置在所述的管道1外部;所述的内部应力加强筋3及外部应力加强筋4呈圆环状,且所述的内部应力加强筋3及外部应力加强筋4的横截面呈半椭圆状;所述的内部应力加强筋3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套管2的内壁上,所述的内部应力加强筋3的顶部与所述的管道1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的外部应力加强筋4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套管2的外壁上,且所述的内部应力加强筋3与所述的外部应力加强筋4间隔交替设置;所述的液压油5填充在所述的相邻两个内部应力加强筋3之间,位于所述的管道1的外壁与所述的套管2的内壁之间;所述的柔性回弹件6呈圆环形,所述的柔性回弹件6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套管2的两端及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套管2上。
所述的套管2、内部应力加强筋3、外部应力加强筋4及柔性回弹件6是一体结构。
请参见附图3所示,所述的内部应力加强筋3的中央设有横向通孔31,所述的液压油5通过所述的横向通孔31在所述的管道1的外壁与所述的套管2的内壁之间流通。
所述的套管2的厚度与所述的柔性回弹件6的厚度相当,所述的内部应力加强筋3的高度与所述的外部应力加强筋4的高度相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在管道受到上下位移和左右位移的时候通过柔性回弹件及应力加强筋的作用下,实现了管道应力的释放,保证管道输送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帆;王新;李大东;赵坤;李阳;赵兴国;曲皓,未经杨帆;王新;李大东;赵坤;李阳;赵兴国;曲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51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地板的智能调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显微注射针进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