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关电源及其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7966.3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6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梁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德新;向啟平 |
主分类号: | H02M1/36 | 分类号: | H02M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电源 及其 控制电路 | ||
1.一种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可控硅Q1的阴极连接电源系统输入端的正极,所述第一可控硅Q1的阳极连接火线端L,所述第一可控硅Q1的控制极连接第一可控硅驱动器U2B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可控硅驱动器U2B的阳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火线端L;
所述第一可控硅驱动器U2B的阴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系统输入端的正极;
所述电源系统输入端的负极连接第二可控硅Q2的阴极,所述第二可控硅Q2的阳极连接零线端N,所述第二可控硅Q2的控制极连接第二可控硅驱动器U3B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可控硅驱动器U3B的阳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零线端N,所述第二可控硅驱动器U3B的阴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系统输入端的负极;
所述电源系统输出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系统的正极输出端(CH+)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晶体管Q3的发射极,所述第三晶体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的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晶体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第七电阻R7的一端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可控硅驱动器U3A的阳极,所述第三可控硅驱动器U3A的阴极接地,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第四可控硅驱动器U2A的阳极,所述第四可控硅驱动器U2A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三晶体管Q3的发射极连接电池VB的正极,所述电池VB的负极接地;
所述第三可控硅驱动器U3A的阳极连接第十电阻R10的一端,所述第四可控硅驱动器U2A的阳极连接第九电阻R9的一端,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第四晶体管Q4的集电极,所述第四晶体管Q4的发射极连接电压信号端;所述第四晶体管Q4的基极分别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和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电压信号端,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的电源正极连接电压信号端,所述运算放大器U的电源正极接地,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和电压信号端,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系统的负极输出端(CH—),所述电源系统的负极输出端(CH—)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系统的输出端负极。
2.一种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控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德新;向啟平,未经梁德新;向啟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79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材退火机的冷却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轴承滚道无软带感应淬火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