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组份聚氨酯制备中的炭黑研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12358.3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0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忠;刘龙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科顺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C08G18/08;C08K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 |
地址: | 21531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组份 聚氨酯 制备 中的 炭黑 研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组份聚氨酯制备中的炭黑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单组分聚氨酯的生产过程中,都会用到炭黑来进行着色。而现有的大部分单组分聚氨酯在生产过程中,都是直接把炭黑投入到反应釜中,使其跟其他油性液料以及石粉进行分散,并不进行预先的研磨与分散。这样分散后,就会有大量的炭黑分子在相体中“抱团”,分散不均匀,从而导致单组分聚氨酯成品着色程度不够,颜料用量过大且颜料遮盖率过低;并且在“抱团”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影响单组分聚氨酯成品的物理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操作简便,又能有效减小炭黑在相体中的颗粒大小的单组份聚氨酯制备中炭黑的分散研磨装置,通过该分散研磨装置制备的炭黑颜料可提高单组份聚氨酯成品的遮盖率,减小颜料对成品性能的影响。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组份聚氨酯制备中炭黑的分散研磨装置,包括反应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反应釜的上方的用于放置配方量的液料载体和炭黑的分散缸,设置于所述分散缸的上方的用于对所述分散缸中配方量的液料载体和炭黑进行分散的高速分散机,以及设置于所述分散缸与所述反应釜之间的用于对所述高速分散机分散后的所述分散缸中的液料载体和炭黑进行研磨的三辊机;经分散研磨后的液料载体和炭黑,进入所述反应釜。
其中,所述分散缸顶部设置开口,所述分散缸的底部设置有分散缸出料口,所述分散缸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速度调节装置,所述三辊机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分散缸出料口对应的三辊机进料口,所述分散缸中的液料载体和炭黑通过所述分散缸出料口流向三辊机进料口。
其中,所述三辊机的侧面设置有三辊机出料口,所述三辊机出料口与所述反应釜的入口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高速分散机设置有可旋转的分散臂,所述分散臂通过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分散缸中。
其中,所述配方量是指液料载体和炭黑的配方比例为7:1。
其中,所述液料载体为氯化石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组份聚氨酯制备中的炭黑研磨装置,在反应釜的上方设置用于放置配方量的液料载体和炭黑的分散缸,在所述分散缸的上方设置的用于对所述分散缸中配方量的液料载体和炭黑进行分散混合的高速分散机,以及在所述分散缸与所述反应釜之间设置的用于对所述高速分散机分散后的分散缸中的液料载体和炭黑进行研磨的三辊机,通过高速分散机分散混合以及三辊机研磨,经分散研磨后的液料载体和炭黑,最后才进入反应釜中用于制备单组份聚氨酯,这将有效地减小炭黑在相体中的颗粒大小,避免炭黑由于分散不均匀而形成“抱团”,且该单组份聚氨酯制备中的炭黑研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单组份聚氨酯制备中的炭黑研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单组份聚氨酯制备中的炭黑研磨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单组份聚氨酯制备中炭黑的分散研磨装置,包括反应釜,还包括设置于反应釜的上方的用于放置配方量的液料载体和炭黑的分散缸,设置于分散缸的上方的用于对分散缸中配方量的液料载体和炭黑进行分散的高速分散机,以及设置于分散缸与反应釜之间的用于对高速分散机分散后的分散缸中的液料载体和炭黑进行研磨的三辊机;经分散研磨后的液料载体和炭黑,进入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的单组份聚氨酯制备中的炭黑研磨装置,在反应釜的上方设置用于放置配方量的液料载体和炭黑的分散缸,在所述分散缸的上方设置的用于对所述分散缸中配方量的液料载体和炭黑进行分散混合的高速分散机,以及在所述分散缸与所述反应釜之间设置的用于对所述高速分散机分散后的分散缸中的液料载体和炭黑进行研磨的三辊机,通过高速分散机分散混合以及三辊机研磨,经分散研磨后的液料载体和炭黑,最后才进入反应釜中用于制备单组份聚氨酯,这将有效地减小炭黑在相体中的颗粒大小,避免炭黑由于分散不均匀而形成“抱团”,且该单组份聚氨酯制备中的炭黑研磨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科顺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科顺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12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行程规划的混合动力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广告牌用节能环保装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