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变低压侧进线和总进线的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7002.7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5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才;吴怡敏;尹大千;伍晓伦;蔡德江;冯小明;余波;张映桢;葛明;周德才;杨伦;邹家勇;朱大鹏;曹尹;樊艳;丁晓飞;严可为;李珊珊;刘焘;李媛媛;曾捷;余露月;龚琳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H02B1/20 | 分类号: | H02B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侧进线 总进线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高压电输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主变低压侧进线和总进线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500kV变电站或750kV变电站的主变压器采用单相自耦变压器,每组主变的低压35kV或66kV侧需通过汇流母线实现“D”连接。35kV和 66kV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等设备的最大额定电流为4000A,远小于主变低压侧的额定电流,因此35kV或 66kV侧需设置分支母线。主变低压35kV或 66kV侧采用总汇流母线1+多分支母线3的接线方案,每个分支母线进线回路,每个分支母线下再装设无功补偿装置。
目前我国500kV变电站或750kV变电站主变低压35kV或 66kV侧分支母线的进线总回路,多采用进线总回路2与分支母线3布置在一条线上的方式,如图2所示,这种布置方式会占据更大的地面面积,不利于变电站整体布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更节省占地,有利于优化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的主变低压侧进线和总进线的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主变低压侧进线和总进线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主变低压侧汇流母线、进线总回路和分支母线,所述的主变低压侧汇流母线和分支母线为“T”字形布置,所述的进线总回路的一端连接主变低压侧汇流母线,进线总回路的另一端连接分支母线。
优选的,所述的进线总回路与分支母线平行布置。
优选的,所述的进线总回路包括隔离开关、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所述隔离开关的一端连接主变低压侧汇流母线,隔离开关的另一端依次串联断路器、电流互感器后连接到分支母线。
优选的,所述的进线总回路还包括隔离开关、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连接用的导线,该导线为软导线。
优选的,所述的进线总回路还包括用于支撑连接电流互感器和分支母线的导线的支柱绝缘子。
优选的,所述的主变低压侧汇流母线为支持管母线。
优选的,所述的分支管母线为支持管母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进线总回路与分支母线平行布置,其相比于常规进线总回路与分支母线布置在一条线上的方式,汇流母线b相与分支母线支柱绝缘子的距离由13m减小为5.5m,更节省占地,有利于优化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主变低压侧进线和总进线的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 一种主变低压侧进线和总进线的布置结构,该结构包括主变低压侧汇流母线1、进线总回路2和分支母线3,主变低压为35kV或 66kV。主变低压侧汇流母线1由a相线、b相线、c相线和n线组成。主变低压侧汇流母线1和分支母线3为“T”字形布置(即两者走向相垂直),主变低压侧汇流母线1的 b相线与分支母线3的支柱绝缘子的距离为5.5m。进线总回路2与分支母线3平行布置,该进线总回路2包括隔离开关21、断路器22和电流互感器23,三个设备也相应的选用35kV或66kV的设备。隔离开关21的一端连接主变低压侧汇流母线1,隔离开关21的另一端依次串联断路器22、电流互感器23后连接到分支母线。主变低压侧汇流母线1的每根相线都通过一组隔离开关、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连接到分支母线对应的相线。进线总回路1的设备(包括隔离开关、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间连线采用软导线。进线总回路1还包括用于支撑连接电流互感器23和分支母线3的导线的支柱绝缘子24,进线总回路2与分支母线3采用通过支柱绝缘子24直角转接,以实现接线的方式。主变低压侧汇流母线和分支管母线都可采用支持管母线。
经过优化,本实用新型与常规进线总回路与分支母线布置在一条线上的方式相比,主变低压侧汇流母线1的 b相线与分支母线的支柱绝缘子的距离由13m减小为5.5m,可减少35kV或 66kV区域的占地面积,且并不影响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接线方便,布置规整,且能取得优异的成果和良好的效益,为后续的超高压输电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70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空方形纸纤维管型材
- 下一篇:嵌套式顶部过流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