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OPGW光缆在融冰过程中的热稳定性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90024.0 | 申请日: | 201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6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卢世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62499 贵州省黔西***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pgw 光缆 过程 中的 热稳定性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PGW光缆在融冰过程中的热稳定性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OPGW(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电缆架设于高压架空送电线路的顶端,在满足高压线路防雷的前提下,还起着传输光信息的作用。它容量大、安全性高,被誉为黄金信息传送通道。OPGW电缆的融冰主要是增大导线的传输电流或采用短路电流,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达到融冰热平衡而实现融冰,而在对OPGW电缆增加短路电流进行融冰的过程中,由于大电流持续的时间较长(一般要1个小时),会导致OPGW光缆内部温升超过+70℃的最大允许温度,因此研究在OPGW光缆融冰过程中热稳定性对光纤衰耗的影响有很大的必要性。现有的对OPGW光缆融冰后的光纤衰减情况检测多为线上进行,这种事后检测的方法既不方便,而且出现问题的补救措施也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OPGW光缆在融冰过程中的热稳定性试验装置,其通过试验性的测量装置对OPGW光缆在大电流的作用下热稳定性和光纤衰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稳定的融冰所需电流以及OPGW光缆的温升范围。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OPGW光缆在融冰过程中的热稳定性试验装置,其包括OPGW光缆和恒流源,所述OPGW光缆包括多根光纤,该多根光纤串接形成一试验光纤,所述试验光纤上设有一第一连接点和一第二连接点,恒流源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相连,所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试验光纤上安装有至少一耐张金具、至少一引流并沟线夹和至少一悬垂线夹,所述耐张金具、引流并购线夹以及悬垂线夹的表面分别连接有第一热电偶、第二热电偶和第三热电偶,且该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试验光纤的表面连接有至少一第四热电偶。
所述恒流源的电流为340A-380A。
所述OPGW光缆为OPGW-24B1-138型光缆,其包括9根光纤。
所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试验光纤的长度为15米。
所述试验光纤的其中一端通过裸光纤与一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相连。
所述裸光纤和试验光纤之间还安装一接续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段OPGW光缆采用多个热电偶对该OPGW光缆的表面温升以及纤芯温升进行大电流的热稳定性能测试,获取该OPGW光缆在融冰过程中保证光纤不发生明显衰减下的电流强度以及温升范围,从而摒弃了线上检测出现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OPGW光缆在融冰过程中的热稳定性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试验光纤;11、第一连接点;12、第二连接点;2、恒流源;3、开关;4、耐张金具;5、引流并沟线夹;61、悬垂线夹;62、悬垂线夹;63、悬垂线夹;71、热电偶;72、热电偶;73、热电偶;74、热电偶;75、热电偶;76、热电偶;77、热电偶;8、分布双线温度传感器;9、裸光纤;91、接续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OPGW光缆在融冰过程中的热稳定性试验装置,其包括OPGW光缆和恒流源2。OPGW光缆可采用OPGW-24B1-138型光缆,其包括9根光纤,将这9根光纤串接形成一试验光纤1。取300m的OPGW光缆形成2.7km的试验光纤。试验光纤上设有一第一连接点11和一第二连接点12,恒流源2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连接点11和第二连接点12相连,该第一连接点11和第二连接点12之间的试验光纤1的长度优选15m。恒流源2的电流设定为340A-380A的范围内,恒流源2支路上串接一开关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未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00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