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旋翼直升飞机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4865.2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3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戴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泰航空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B64C2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1346 重庆市巴***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旋翼 直升飞机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升飞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双旋翼直升飞机上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双旋翼直升飞机上的传动机构采用共轴式单轴传动结构,存在结构复杂、装配困难、制造成本高、维护不方便、传动的平稳性及可靠性较差等不足,严重制约了双旋翼直升飞机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的双旋翼直升飞机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旋翼直升飞机传动机构,在主传动轴(1)上设置有上旋翼(2)和下旋翼(3),其关键在于:所述下旋翼(3)通过连接架(4)与壳体(5)的底部相固定,连接架(4)由轴承支承在轴套(6)上,而轴套(6)固套于主传动轴(1)上,所述壳体(5)的顶部由顶盖(7)密封,在顶盖(7)与主传动轴(1)之间设有唇形密封圈(8),所述壳体(5)的内部固定有内齿圈(9),该内齿圈(9)的中央具有太阳轮(10),太阳轮(10)固套于主传动轴(1)上,在所述太阳轮(10)与内齿圈(9)之间设有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双联行星齿轮(11),该双联行星齿轮(11)的一个齿盘与太阳轮(10)啮合,另一个齿盘与内齿圈(9)啮合,所述双联行星齿轮(11)的上端通过轴承支承于上盖(12)上,上盖(12)通过轴承与主传动轴(1)相支承,双联行星齿轮(11)的下端通过轴承支承于齿轮套(13)上,所述齿轮套(13)套装在轴套(6)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主传动轴在动力的驱动下旋转,主传动轴带动上端的上旋翼一起转动;同时,主传动轴带动太阳轮旋转,使太阳轮通过双联行星齿轮带动内齿圈转动,与内齿圈相固定的壳体通过连接架带动下旋翼旋转,并且下旋翼的旋转方向与上旋翼相反。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两个分别独立互不干扰的旋翼朝着相反的方向旋转,不仅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制造成本低,而且便于维护,传动的平稳性及可靠性好。
为了简化装配工艺,使下旋翼与壳体之间连接牢靠,所述连接架(4)的上下端均为法兰盘结构,连接架(4)上端的法兰盘通过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螺栓与壳体(5)的底部固定,连接架(4)下端的法兰盘通过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螺栓与下旋翼(3)固定。
所述上旋翼(2)通过键(14)套装在主传动轴(1)上,该上旋翼(2)由上方的螺母(15)锁紧,所述螺母(15)由开口销(16)限位,开口销(16)沿径向穿设在主传动轴(1)上。以上结构一方面组装方便、快捷,另一方面,能有效防止上旋翼发生轴向窜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制造成本低,传动的平稳性及可靠性好,具有设计巧妙、改造容易、改造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齿圈通过双联行星齿轮与太阳轮啮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主传动轴1的上端设置上旋翼2,该上旋翼2通过键14套装在主传动轴1上,并由螺母15锁紧,所述螺母15位于上旋翼2的上方,该螺母15与主传动轴1螺纹配合,螺母15向上由开口销16限位,开口销16沿径向穿设在主传动轴1上。
如图1、图2所示,在上旋翼2的下方设置壳体5,该壳体5环套于主传动轴1的外面。壳体5的顶部由顶盖7密封,该顶盖7通过多颗螺栓与壳体5相固定,在顶盖7与主传动轴1之间设有唇形密封圈8。所述壳体5的内部具有内齿圈9,该内齿圈9通过螺栓与壳体5相固定。在内齿圈9的中央具有太阳轮10,太阳轮10固套于主传动轴1上。在所述太阳轮10与内齿圈9之间设有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双联行星齿轮11,双联行星齿轮11的数目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实施例优选为5个。所述双联行星齿轮11的一个齿盘与太阳轮10啮合,另一个齿盘与内齿圈9啮合。所述双联行星齿轮11的上端通过轴承支承于上盖12上,上盖12通过轴承与主传动轴1相支承,双联行星齿轮11的下端通过轴承支承于齿轮套13上,所述齿轮套13套装在轴套6上,而轴套6固套于主传动轴1上。
如图1所示,在壳体5的下方设有连接架4,连接架4由上下两个轴承支承在轴套6上。连接架4的上下端均为法兰盘结构,连接架4上端的法兰盘通过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螺栓与壳体5的底部固定,连接架4下端的法兰盘通过圆周上均匀分布的螺栓与下旋翼3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主传动轴1在动力的驱动下旋转,主传动轴1带动上端的上旋翼2一起转动;同时,主传动轴1带动太阳轮10旋转,使太阳轮10通过双联行星齿轮11带动内齿圈9转动,与内齿圈9相固定的壳体5通过连接架4带动下旋翼3旋转,并且下旋翼3的旋转方向与上旋翼2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泰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泰航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48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炭素罐式煅烧炉排料阀
- 下一篇:带后油封轴承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