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作风力发电机舱罩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0358.1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1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丁晓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新图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B29L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作 风力 发电 机舱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作风力发电机舱罩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风力发电产业连续快速发展,据有关数据统计,国内可开发利用风力资源约为:陆上8亿千瓦,近海1.5亿千瓦。针对同一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由于安装地点的不同,其内部主机结构亦不同,因此,机舱罩部分零部件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随着机舱罩的不同,制作机舱罩的玻璃钢模具必须重新制作,由于重新制作的玻璃钢模具存在不同程度的收缩变形,所以与其它机舱罩部件的装配存在一定的误差;另外,一套机舱罩的玻璃钢模具成本约在几百万以上,重新制作模具成本高,且制作周期长,玻璃钢模具的制作受环境影响较大,难以获得经济性和可靠性的最优匹配。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做了有益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缺乏分体制作风力发电机舱罩模具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可以分部件制作的风力发电机舱罩模具。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制作风力发电机舱罩的模具,所述风力发电机舱罩包括位于底面的塔架孔和位于前端面的主轴孔,所述用于制作风力发电机舱罩的模具包括左罩模具和右罩模具,
所述左罩模具包括左罩模具阴模和左罩模具阳模,所述左罩模具用于制作从所述塔架孔的沿所述风力发电机舱罩轴向方向的中分线开始并向所述风力发电机舱罩一侧延伸的所述风力发电机舱罩的左罩弧体,所述左罩弧体对应在所述前端面上的左罩弧体圆心角大于等于45度小于180度;
所述右罩模具包括右罩模具阴模和右罩模具阳模,所述右罩模具用于制作从所述塔架孔的沿所述风力发电机舱罩轴向方向的中分线开始并向所述风力发电机舱罩另一侧延伸的所述风力发电机舱罩的右罩弧体,所述右罩弧体对应在所述前端面上的右罩弧体圆心角大于等于45度小于180度。
进一步,所述左罩弧体圆心角为120度,所述右罩弧体圆心角为120度。
进一步,还包括一个顶罩模具,所述顶罩模具用于制作所述风力发电机舱罩的位于所述左罩弧体和所述右罩弧体之间的顶罩弧体,所述顶罩弧体对应在所述前端面上的顶罩弧体圆心角为120度。
进一步,所述左罩弧体圆心角为90度,所述右罩弧体圆心角为90度。
进一步,还包括左顶罩模具和右顶罩模具,
所述左顶罩模具用于制作从所述左罩弧体向所述风力发电机舱罩顶面延伸的左顶罩弧体,所述左顶罩弧体对应在所述前端面上的左顶罩圆心角为90度,
所述右顶罩模具用于制作从所述右罩弧体向所述风力发电机舱罩顶面延伸的右顶罩弧体,所述右顶罩弧体对应在所述前端面上的右顶罩圆心角为90度。
进一步,所述右罩模具阳模包括用于制作散热器孔的散热器孔阳模,所述右罩模具阴模内设有散热器孔阳模架,所述散热器孔阳模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散热器孔阳模架上。
进一步,所述左罩模具阳模包括用于制作逃生孔的逃生孔阳模,所述左罩模具阴模内设有逃生孔阳模架,所述逃生孔阳模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逃生孔阳模架上。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和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将风力发电机舱罩分成几个部件单独制作,到现场后再行组装。其优点是运输时可以减小体积、分体运输;
2、以塔架孔的沿风力发电机舱罩轴向方向的中分线作为分体生产的起始划分点,即使存在有一定误差或收缩变形,组装时可以在塔架孔增加调整措施例如加垫片等等,使得安装塔架孔与塔架易于调整对合,同时主轴孔也被分成至少三部分,安装也可以方便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风力发电机舱罩示意图;
图2是左罩模具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塔架孔,2、主轴孔,3、前端面,4、左罩弧体,5、右罩弧体,6、顶罩弧体,7、散热器孔阳模架,8、散热器孔阳模,9、散热器孔,10、逃生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因为本实用新型是将一件模具拆分成多个小模具分别生产,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拆分的位置,这里通过用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新图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新图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03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模控温式血氧分压动力学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双复位弹簧的键盘